京政數發〔2024〕7號
各區人民政府,各相關委、辦、局,各相關市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北京市第三批新建和優化“高效辦成一件事”場景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落實。
北京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代章)
2024年6月14日
(此件主動公開)
北京市第三批新建和優化“高效辦成一件事”場景工作方案
方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國發〔2024〕3號)和本市“一件事”整合辦事場景建設工作要求,進一步優化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的整合辦事場景,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在總結第一批、第二批“一件事”整合辦事場景建設經驗基礎上,推出本市第三批新建和優化清單,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聚焦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涉及面廣、辦理頻率高的政務服務事項,以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體驗為目標,以改革引領和數字賦能雙輪驅動,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相結合,堅持系統觀念、依法推進、協同聯動、安全底線,通過重塑業務流程、壓減材料時限、打通審批系統、強化數據共用,提供更多更好“一件事”整合辦事場景,實現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切實提高企業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二、重點任務
(一)編制場景建設工作方案。全面梳理整合辦事場景中各單事項涉及的設定依據、服務對象、業務現狀等情況,分析存在問題,找準改革突破口,明確重點任務、責任分工、進度安排和預期效果等,並逐場景編制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主要包括但不限於整合辦事場景涉及的單事項、改革措施、系統支撐、服務渠道、宣傳培訓、整合辦事流程圖、改革效果對比表等。對於涉及的單事項可同步優化的,一併提出改革措施。除法律法規規定應當並行辦理的事項外,企業和群眾可根據實際需求自主選擇“一件事”整合辦事場景涉及的全部或部分事項。(責任單位:各場景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
(二)實施跨部門業務流程整合優化。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口受理、一網通辦、一端出件”的要求,理順各整合辦事場景單事項前後置關係,整合申報形式、受理方式、填報字段、申請材料、辦理時限、出件方式等內容。強化線上線下聯動,通過智慧引導、數據共用、並聯審批、聯合評審、聯合驗收等方式,進一步推動流程再造,大幅壓減辦理時限、材料和字段。(責任單位:各場景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三)編寫發佈場景辦事指南和政策解讀。整合辦事場景辦事指南主要包括但不限於設定依據、受理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流程、辦理時限、結果名稱等,辦事指南應準確、簡潔、易懂。逐場景編制政策解讀,以通俗簡練的語言介紹整合辦事場景的概況、常見問題、相關政策等,鼓勵按照整合辦事場景特點進行個性化解讀,增強可讀性、通俗性。辦事指南和政策解讀線上上線下服務渠道同源發佈、同步更新。(責任單位:各場景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四)優化線上“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建設。加強北京市政務服務網“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建設,原則上各整合辦事場景都應在專區上線,依託北京市統一申辦受理平臺和統一身份認證平臺,整合申請入口,推動辦件資訊實時共用,實現辦事申請“一次提交”、辦理結果“多端獲取”。優化線上整合辦事場景建設,完善展示內容和界面,在“統一用戶空間”提供辦理進度和結果查詢,打造更加友好便利的服務。推動具備移動端辦理條件的整合辦事場景,分批接入“京通”小程式。(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各場景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
(五)加強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加強整合辦事場景涉及的相關單事項業務系統整合對接,依託北京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動分散、獨立的業務系統互聯互通、業務協同,保障政務資訊資源跨層級、跨部門的暢通流動和業務的高效協同。聚焦企業跨區域經營和群眾異地辦事需求,持續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全市通辦、跨省通辦,做到就近辦、異地辦。積極探索更多事項在“京津冀”實現跨區域辦理。(責任單位:各場景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六)提升政務數據共用實效。按照整合辦事場景建設要求,明確數據需求部門、數據提供部門、資源名稱、數據項、更新周期、提供方式、數據範圍等內容,推進跨部門、跨層級政務數據依法依規有序共用。積極爭取國務院對口部門支援,推動國務院部門數據按需向本市回流。深化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簽名、電子檔案等在整合辦事場景中的應用,原則上政府部門核發的材料免於提交、能夠通過數據共用核驗的事項免於提交證明材料、能夠提供電子證照的免於提交實體證照。對於已線上收取的申請材料,不得要求申請人重復提交紙質材料。(責任單位:各場景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七)加強新技術應用。優化重構申請條件、申報方式、受理模式、審核程式、發證方式、管理架構,完善智慧預填、智慧預審等服務功能。探索應用自然語言大模型等技術,提升線上智慧客服的意圖識別和精準回答能力,優化智慧問答、智慧搜索、智慧導辦等服務。(責任單位:各場景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八)提升政務服務中心服務效能。各級政務服務中心應提供整合辦事場景業務諮詢、申報輔導、幫辦引導、溝通協調等服務。持續推進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審批服務模式。強化審批部門和綜合窗口的協調聯動,對於企業和群眾選擇線下提交申請或獲取結果的整合辦事場景,各審批部門要做好內部材料流轉,實行“一口出件”。各級政務服務中心應提供現場遞交、郵政寄遞等多種送達方式,由企業和群眾自主選擇。(責任單位:各場景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各區政府)
(九)推行提前服務方式。對於申請材料複雜或需要現場踏勘的整合辦事場景,在企業和群眾正式提出辦理申請前,由場景牽頭部門組織各審批部門,依照申請人意願,提供指導性服務。提前服務包括申請材料填寫指導、提前查看現場等,提升一次性通過率,最大程度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便利。(責任單位:各場景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
(十)實施問題訴求“一線應答”。在將整合辦事場景辦事指南納入政務辦事知識庫的基礎上,同步納入熱線和首都之窗問答知識庫,高效受理政務服務諮詢、投訴、求助、建議和線上辦理指導等訴求,提升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接辦效率。加強12345市民服務熱線與公眾參與政務服務“好差評”業務協同,打造便捷、高效、規範、智慧的政務服務“總客服”。(責任單位:各場景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各區政府)
(十一)建立全流程數據監測機制。科學合理設置各整合辦事場景監測指標,對聯調測試、系統上線、運維保障、業務辦理等階段涉及的系統功能、數據流轉、整體運作等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加快推動整合辦事場景辦件數據匯聚,對諮詢、受理、審批、辦結等辦件關鍵環節的數據進行匯聚統計。(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各場景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
三、組織保障
(一)高度重視。整合辦事場景建設是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各區、各相關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增強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切實形成改革合力。各場景牽頭部門、配合部門要配強業務、技術力量,加強調查研究,細化工作方案,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開展線上線下走流程體驗,確保取得實效。各區要積極推進“一件事”整合辦事場景落地落實。
(二)組建工作專班。成立整合辦事場景工作推進專班,由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各場景牽頭部門組成,專班辦公室設在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各場景牽頭部門是場景建設第一責任單位,負責打通本行業本領域場景辦理所涉及的全部審批流程。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負責統籌推進“一件事”整合辦事場景建設,協調解決重難點問題,加強督促考核,推動場景不斷優化完善。
(三)注重宣傳培訓。各區、各相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採取多種形式做好政策解讀和諮詢答復。各場景牽頭部門要組織製作“一圖讀懂”、辦理視頻等,鼓勵深入目標辦事對象進行宣傳和政策解讀。加強對審批人員和窗口人員的業務培訓,窗口人員要主動宣傳引導企業和群眾通過“一件事”整合辦事場景辦理,切實提高社會知曉度和群眾認同感。
(四)做好監測評估。各場景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要完善常態化運營機制,根據場景建設和運作情況組織對改革措施、改革成效、宣傳培訓、幫辦引導等開展自評估工作,並及時解決公眾參與政務服務“好差評”、12345市民服務熱線等渠道反映的問題。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要加強調度,分期分批開展評估工作,持續優化場景建設,增強企業和群眾的辦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