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規範性文件
  1. [主題分類] 經濟、交通/其他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商務局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2024-02-20
  5. [成文日期] 2024-02-18
  6. [發文字號] 京商消一字〔2024〕9號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24-02-20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2024年 第23期(總第851期)

北京市商務局關於印發《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2024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列印
字號:        

京商消一字〔2024〕9號

各相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2024年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北京市商務局    

2024年2月18日  


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2024年工作要點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入推進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取得新進展,穩步提升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有效推動首都消費從疫後恢復轉向持續擴大,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特製定本工作要點。

  一、營造城市消費新場景

  1.大力推動新商圈建設和老商圈改造提升。編制實施王府井×西單×前門、CBD×三里屯、環球影城×大運河、麗澤×首都商務新區4個國際消費體驗區建設方案。依託城市更新,推動西直門、雙井等15個左右傳統商圈改造升級,加快推進老舊商場、體育館、演出場所、博物館、展覽館等改造升級。持續優化交通環境、公共環境、生態景觀等公共區域消費環境配套。

  2.加快打造一批消費標桿項目。推動永豐大悅城、副中心萬象匯等商業項目開業運營,加快故宮博物院北院區、“一線四礦”文旅康養休閒區等文旅項目建設。加快推動大興臨空經濟區國際消費樞紐、麗澤城市航廈等項目建設,依託懷柔南站、未來科學城南區站等建設一批功能複合、業態多元的軌道微中心。持續推動全國示範步行街、國家級旅游休閒街區、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等創建工作。探索在三里屯等區域打造限時步行街。

  3.持續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堅持便民提質導向,在全市建設一批佈局合理、業態豐富、智慧便捷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支援順義、昌平等區申報新一批全國建設試點。持續開展一刻鐘品質生活節活動,送服務進社區,激發社區商業活力。

  4.創新培育融合消費場景。順應需求迭代、技術進步、城市更新、産業升級等新發展趨勢,依託本市商業、文化、旅游、生態等優質資源稟賦,進一步夯實載體支撐、豐富業態組合、完善基礎配套、提升內容品質、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培育打造街區、演藝、賽事、近山、親水、夜間、數字等融合消費新場景,推動徒步、騎行、自駕、遊船、觀影、觀展、滑雪、露營、觀鳥等休閒消費與餐飲、住宿、零售等基礎服務有機融合,推出一批融合消費示範案例。

  二、培育本土消費新品牌

  5.推動老字號守正創新。推動“北京老字號”認定等工作,鼓勵企業建設集展示、體驗、銷售於一體的老字號博物館、品牌館,鼓勵北京老字號集聚化發展,探索建設“北京有禮”老字號集合創新店,推動老字號企業加快“觸網”。

  6.深化新消費品牌孵化。發揮紅橋市場、南陽共用際、首創·郎園Station等新消費品牌孵化地的示範效應,在美粧、食品、服飾定制、休閒娛樂等領域,持續完善新消費品牌孵化體系,推出一批創新産品。

  7.擴大本土品牌影響力。推動“北京禮物”特色化、高端化、精品化、國際化發展,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在重點商圈、景區、公共文化空間開設一批“北京禮物”主題店。支援老字號、文博機構、主題公園等用好歷史文化IP資源,豐富具有北京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必購必帶”商品。

  8.加快建設美食之都。推動餐飲品牌聚集、服務提升,促進北京餐飲國際化、品質化、特色化、便利化發展。推廣優質餐廳在菜品、環境、服務等方面的經驗,打造一批高品質餐廳。組織開展國際美食薈等活動。

  三、優化商品消費新結構

  9.繁榮首店經濟發展時尚消費。支援商業品牌在京設立首店、旗艦店、開展首發活動,培育打造一批首發中心,力爭全年新增首店、旗艦店、創新概念店800家左右。圍繞運動健康、文化創意、科技裝備等品類,錯位打造北京特色時尚消費品牌矩陣,吸引全球知名品牌商、運營商入駐北京。

  10.穩定傳統大宗消費。進一步優化二手車經銷發展環境,擴大二手車出口和平行車進口。加大汽車消費普惠金融産品供給。持續完善充電樁建設配套。細化完善促進家居消費有關措施,深入開展傢具家電以舊換新,鼓勵企業開展線上預約收運、到府回收等業務。

  11.擴大綠色智慧消費。加快推進高端製造業和高端服務業融合發展,圍繞智慧網聯汽車、智慧穿戴設備、家務機器人、超高清顯示、虛擬現實等綠色智慧産品,推進研發設計、高端製造、市場行銷等産業環節企業集聚發展。

  12.支援直播電商等新模式創新發展。以“平臺驅動、政策牽引、生態建設”為抓手,推進直播電商平臺、服務機構、品牌商家聯動發展。緊扣産業優勢、産品特色、差異化發展等原則,新增認定第二批特色直播電商基地10家左右,充分發揮基地服務聚集和示範帶動效應;支援平臺企業推出“北京直播電商品牌榜單”,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北京直播電商品牌IP。

  四、塑造服務消費新優勢

  13.拓展資訊消費創新應用。深化人工智慧、虛擬現實、8K高清視頻等技術融合,拓展社交、購物、娛樂、展覽等領域技術應用,建設一批智慧商圈、智慧商店、智慧驛站,推廣智慧導覽、智慧導流、虛實交互體驗等應用。推進數字人民幣全域試點,豐富試點應用場景,提升數字人民幣活躍度。拓展數字消費場景,推動數字博物館、數字展覽館等業態加快佈局。

  14.挖掘文化消費內涵。依託“演藝之都”“博物館之城”等建設,不斷推出類型豐富、風格多樣、門類齊全、品質精良的演藝精品;利用文化産業園區、大型商業綜合體、特色文化街區、藝術聚集區等空間資源打造特色演藝新空間;加強世界遺産、文保單位、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等歷史文化遺産保護,探索文物活化利用。

  15.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支援香山公園等4A級景區爭創國家5A級景區。支援北京密雲·古北水鎮(司馬臺長城)國際旅游度假區、北京世園媯河國際旅游度假區、金海湖旅游度假區等爭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支援南山滑雪場等爭創國家體育旅游示範基地。持續提升北京微度假等品牌影響力。依託“三條文化帶”等資源,形成一批旅游主題村落,推出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推進鄉村旅游重點村鎮、重點景區、民宿聚集區等旅游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改造,優化“快進”“慢游”鄉村旅游交通網路。

  16.增強體育消費活力。辦好中國網球公開賽、北京馬拉松等品牌賽事。加強與國際國內體育組織合作,力爭更多國際頂級賽歷賽事落戶北京;常態化舉辦騎行、水上、槳板、飛盤、擊劍等時尚潮流體育賽事。提升賽事商業化運營水準,促進賽事對住宿、餐飲、交通、零售、旅游等相關産業帶動作用,做好賽事IP産品開發。

  17.擦亮冰雪消費名片。積極承辦國際雪聯、滑聯等組織舉辦的自由式滑雪大跳臺、速度滑冰、短道速滑等重大冰雪賽事,促進冬奧場館四季運營。持續擴大冰雪消費,舉辦第十屆市民快樂冰雪季、大眾冰雪北京公開賽等活動,吸引帶動更多群眾參與,持續擴大冰雪運動人口。

  18.培育醫療康養消費。提升國際醫療服務水準,推進國際醫院項目和國際醫療服務試點建設,制定中醫藥國際服務相關工作指引,提升中醫藥健康文化旅游水平。發展“網際網路+”健康醫療,持續推廣“北京普惠健康保”。持續推動適老化改造工作,做好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模式複製推廣,新增建設2000張養老家庭照護床位。

  19.促進會展消費。加快推進國家會議中心二期、新國展二期、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國際會展中心等重點場館項目規劃建設。依託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平臺辦好體育、文旅、教育等專項展會。支援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亞洲運動用品與時尚展等品牌展會在京舉辦,不斷提升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水準。

  五、構建開放聯通新市場

  20.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推進內外貿産品同線同標同質,鼓勵各方採信“三同”認證結果。培育內外貿一體化企業,支援供應鏈核心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開拓國內國際市場。鼓勵企業面向國際市場完善行銷服務保障體系,推動頭部品牌企業建設國際行銷服務網點。

  21.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工作協同,聯動天津、河北辦好“2024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暨京津冀消費季”。整合京津冀優質旅游資源,聯合開發短途文化旅游産品,持續推動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實施世界遺産聯合推廣計劃,打造跨區域“世界遺産”主題旅游産品,辦好2024世界遺産旅游推廣聯盟大會。積極推進京東休閒旅游示範區、京北生態(冰雪)旅游圈、京西南生態旅游區、京南休閒購物旅游區試點示範區建設。

  22.發展離境、跨境消費新模式。擴大離境退稅即買即退試點範圍,增加離境退稅商店數量,力爭全年新增備案退稅商店不少於100戶。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繼續優化拓展跨境電商銷售醫藥産品試點品類,支援跨境電商O2O體驗店、海外倉等建設,發展跨境電商體驗消費新模式。

  23.強化物流基礎支撐體系。積極推動房山、昌平新增物流基地加快規劃建設,平谷馬坊、順義空港、通州馬駒橋、大興京南物流基地加快轉型升級。支援有條件的地鐵站點佈局食品、飲料、文創商品等智慧售賣設施。補齊鄉村地區商貿和物流的節點,持續完善縣域商業體系。

  六、完善消費升級新環境

  24.營造活躍有序活動氛圍。依託“北京消費季”活動平臺,加大全市活動資源統籌,推動商文旅體跨區域、跨領域促消費活動聯動,辦好中國國際時裝周、北京時裝周、全球首發節、國際美食薈、北京國際文旅消費博覽會、數字經濟體驗周、體育消費節、農民豐收節等精品活動。提升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音樂節等活動對消費帶動作用。

  25.深化監管創新。優化完善消費企業准入準營制度,深入推進消費領域一體化綜合監管。大力推進信用環境建設,推廣事前信用承諾、事中分級分類、事後聯動獎懲的信用管理模式。加大對老字號、新消費品牌、地理標誌資源等知識産權保護力度。加大對侵犯知識産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行為的懲治力度,持續推動實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規範消費市場經營秩序,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

  26.優化審批服務。全面推動營業性演出、體育賽事、會展等大型活動審批優化舉措落地實施,為大型活動舉辦做好服務保障,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激發市場活力,以活動流量帶動餐飲、住宿、旅游、購物等延伸消費。加強與“兩區”建設聯動,在投資貿易便利、金融服務等方面重點突破,鼓勵外資、民企等各類市場主體在消費領域加大佈局。

  27.便利入境游消費。加強入境游産品開發和海外宣傳推廣。支援在機場、火車站、重點商業區等設立外幣兌換點和外卡消費終端,提升入境游客貨幣兌換及支付便利度。加強國際語言環境建設,提升多語種接待服務水準。

  28.提升消費者滿意度。打造有溫度的“北京服務”品牌,開展商業服務業技能大賽等活動,舉辦多層次全覆蓋的服務技能、服務禮儀等培訓,不斷提升從業人員服務品質。支援行業協會、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研究提出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準的服務標準。

  七、保障措施

  29.加強組織協調。持續完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機制,統籌解決跨部門、跨領域難點問題,系統謀劃政策創新,積極爭取國家層面支援。

  30.完善監測評估。對照國家層面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評估指標體系,結合實際優化完善北京監測指標體系,定期開展監測分析。

  31.做好宣傳推廣。把握節假日、重點活動等關鍵節點,統籌電視、廣播、紙媒、網媒等傳播載體,開展全媒體、多渠道、立體化宣傳報道,進一步增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成果顯示度、美譽度。

分享: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