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四個面向”加快科技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指引科技發展方向

日期:2020-09-13 07:12    來源:​新華社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堅持“四個面向”加快科技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指引科技發展方向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習近平總書記9月11日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提出“四個面向”要求,為我國“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一個時期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指明瞭方向,激勵着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責任,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舉旗定向

  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

  “在座談會上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深感作為科學家責任重大。”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堅説,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發展對加快科技創新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科技工作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總書記重要講話中提出‘四個面向’,特別是旗幟鮮明地提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體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從事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研發事業的我們,倍感使命崇高、任重道遠。”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尹衛東説,新冠疫苗是國家和世界的急迫需要。我國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保持着經濟正增長,這充分表明人民健康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今後我們要更加努力做好疫苗研製,為保障人民健康、驅動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命健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醫學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田志剛説,目前在生命健康領域還有太多未知前沿問題需要探索,我們要肩負起歷史責任,將更多原創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産力和群眾幸福感。

  久久為功

  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

  “在座談會現場,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清晰地感到:黨和國家非常重視基礎學科的研究,也深知很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是有情懷的。有雄厚的基礎科研為底蘊,再加上一批批青年科學家頂上來,我對中國科技發展的未來非常有信心。”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説。

  為了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的攻關,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智帶領團隊兩年間一直處於緊張工作狀態。9月12日上午,正在實驗室工作的王智介紹説:“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有很多精彩的論述,使我們更加堅定了繼續攻關的信心和決心。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以及發達國家對一些關鍵技術和核心器件的封鎖,我國科學家必須要靠自己的雙手、靠原創解決問題,這需要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科研人員要坐住板凳、久久為功。”

  他説,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給予必要政策支援”等,表明國家決心完善相應制度,讓科研人員更加心無旁騖地專注於前沿基礎科學研究,實現越來越多“從0到1”的突破。

  風正帆揚

  激發人才隊伍創新潛能

  “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於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科技創新人才的重視!”國家半導體量子晶片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國平介紹,量子資訊研究是國家戰略科研領域,現已形成一支有競爭力的年輕科研人才隊伍。他説:“我們將進一步把前沿研究和教學相結合,充分培育、發揮學生的創新力,以身作則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科研觀,讓更多年輕人才加速成長為科技創新主力軍。”

  “科研人員中有一類是‘探險家’,在科技的‘無人區’披荊斬棘。”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説,“像他們這樣,真正做重要原創性發現的科學家還不多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讓蒲慕明感到振奮。在他看來,“探險家”的誕生需要長時間培育,也需要改變評價方式。他説:“我們不能因為一個年輕人短時間內沒有論文就對他採取差別待遇,而要看他的研究方向是否具備原創性、前瞻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面向世界匯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為海外科學家在華工作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吸引力的環境條件。

  “西湖大學作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學,會聚了106位世界級科學家,絕大多數是世界一流大學的博士生導師。學校也已經開始有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的突破。”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説,西湖大學注重培養富有社會責任感、能為國擔當的拔尖創新人才。我們要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培養更多創新領軍人才。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