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發改委解讀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發展13項舉措 鼓勵民企進入附加值更高科技服務業
11月1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舉行新聞發佈會,解讀最新發佈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若干措施》。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固定資産投資司副司長關鵬介紹,在擴大准入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引導民間資本有序參與低空經濟、商業航太等領域建設,加快公佈向民營企業開放的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清單並動態更新。
製造業民間投資保持良好勢頭
受國際環境變化、房地産市場調整等因素影響,2025年以來民間投資有所放緩,但前三季度扣除房地産開發民間投資的民間項目投資同比增長2.1%,保持穩定增長。其中,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同比增長7%,製造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3.2%,仍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同時我們也看到,當前民間投資發展還面臨一些難點堵點問題。”關鵬説。
對此,《若干措施》提出了13項政策舉措。針對民間投資面臨的部分領域市場准入難問題,《若干措施》提出,對各地方規模較小、具有盈利空間的城市基礎設施領域新建項目,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建設運營;引導民間資本有序參與低空經濟、商業航太等領域建設,加快公佈向民營企業開放的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清單並動態更新,積極支援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若干措施》第一條就明確,對需報國家審批(核準)的具有一定收益的鐵路、核電等領域項目,應專項論證民間資本參與的可行性,並在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申請書)中專項説明。鼓勵支援民間資本參與,並結合項目實際、民營企業參與意願、有關政策要求等確定具體項目持股比例。對具備條件的項目,民間資本持股比例可在10%以上。
“這項政策對鼓勵支援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充分釋放了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信號。”關鵬説,這些領域的項目主要為基礎性、公益性、長遠性項目,其中有些項目具有一定收益。考慮到不同領域的具體項目差異較大,民營企業參與意願和能力也各有不同,因此在每一個重大項目引入民間資本時,應結合項目實際、民營企業參與意願、有關政策要求等確定具體項目持股比例。
支援民間資本更多投向生産性服務業
生産性服務業是産業發展的“黏合劑”。“十五五”時期我國生産性服務業發展空間廣闊,民間資本大有可為。
《若干措施》支援民間資本更多投向生産性服務業領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産業發展司副司長李春芳透露,下一步將聚焦工業設計、共性技術服務、檢驗檢測、品質認證等重點環節,鼓勵民營企業進入附加值更高的科技服務業等行業,加大力度支援民營企業參與生産性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分領域推進生産性服務業高品質發展。
針對民營企業面臨的權益保障、創新支撐不足問題,此次政策也提出,加強對網路型基礎設施運作調度的監管,保障民營企業在電力並網運作、油氣管網設施使用、運力資源調配等方面的合法權益;鼓勵支援民營企業加快建設一批具有較強行業帶動力的重大中試平臺,支援國有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面向民營企業提供市場化中試服務;支援民營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第三方服務商建設綜合性數字賦能平臺,支援更多民營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升級改造。
加大政府採購支援中小企業力度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對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予以積極支援,發揮好政府投資對社會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
數據顯示,截至10月29日,5000億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資金已全部投放完畢,其中安排一定規模支援了符合條件的重點領域民間投資項目,有效地促進了這些項目落地實施。
政府採購政策也進一步加大政府採購支援中小企業力度。對超過400萬元的工程採購項目中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嚴格按規定預留該部分採購項目預算總額的4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採購,鼓勵地方政府結合實際進一步提高預留份額。
企業關心的信貸政策方面,相關部門組織各地把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推送給銀行,銀行優化審批流程,暢通信貸資金直達渠道,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準,幫助小微經營主體解決實際困難。(曹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