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臨床、保品質、防圍標、反內卷 藥品集採不再簡單選用最低報價

日期:2025-09-21 09:5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9月2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佈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文件。此次集採遵循“穩臨床、保品質、防圍標、反內卷”的原則,要求集採企業有一定生産經驗,不得低於成本報價,並鼓勵供應小規格兒童用藥。

  此次藥品集採涉及55種藥品,包括抗感染、抗腫瘤、抗過敏、糖尿病用藥、心血管用藥等。

  為了反過度內卷,此次集採打出了系列組合拳。比如,優化價差控制“錨點”,不再簡單選用最低報價。國家醫療保障局請專家按照新規則,對第七至十批集採200余個品種的報價情況進行模擬,在最高報價與最低報價大於1.8倍的品種中,有1/4左右的品種觸發調高“錨點”,有效發揮反內卷的作用。此次還要求企業不低於成本報價。對於低於“錨點價”的企業,要求其對報價合理性作出聲明,解釋具體成本構成,主導回應社會對低價中選的顧慮。

  保障臨床用藥需求是集採的基本目標,也是優化集採措施的重點。第十一批集採中,醫療機構既可像以前那樣按通用名報量,也可按具體品牌報量。醫療機構報量的品牌如果中選,將直接成為該醫療機構的供應企業,提高臨床需求與供應的匹配度。有4.6萬家醫療機構參加了集採報量,77%具體到了品牌。

  國家醫療保障局表示,對於醫療機構需求大但報價未入圍的企業,如接受入圍企業的中選價格,給予中選機會,鼓勵頭部企業積極中選,更好滿足臨床需求。尤其會關注兒童藥供應保障,對小規格的口服溶液、幹混懸劑、顆粒劑、注射劑等兒童適宜劑型,用“含量差比價”替代“裝量差比價”。調整後小規格價格有所放寬,鼓勵兒童小規格供應。

  此次集採充分徵求並採納藥監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的意見,在保證公平的基礎上,對投標企業的質控水準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將原來的“投標藥品”2年內未發生違反GMP(藥品生産品質管理規範)的情況,擴展到“投標藥品的生産線”2年內未發生違反GMP的情況。

  醫療機構要優先使用集採中選藥品,但“優先使用”不等於“只使用”。完成集採約定採購量外,醫療機構仍可自主選擇藥品品牌。

  對於圍標串標的企業,除按採購標書有關條款列入“違規名單”外,國家醫療保障局還將根據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價制度,按最嚴格規定頂格處置。該局表示,此次集採將進一步強化中選結果執行,要求中選企業作為供應保障第一責任人,及時響應醫療機構訂單並完成配送;要求醫療機構優先採購中選産品,按協議按時完成約定採購量。

  相關新聞

  近百種罕見病用藥納入醫保

  我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醫院已覆蓋31個省份,約100種罕見病藥物納入基本醫保目錄。

  “醫保目錄內已納入約100種罕見病藥物,覆蓋42種罕見病種類。”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黃心宇説,我國已構建起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為主體的三重保障體系,是全世界最大的醫療保障網。2024年醫保基金對罕見病藥品支付達到86億元。多種罕見病藥物納入各地門診慢特病保障,報銷比例與住院相同。

  北京協和醫院院長張抒揚介紹,該院開發的罕見病多模態人工智慧大模型已投入臨床應用。其研發基於我國人群基因檢測數據,應用覆蓋複雜病情分析、輔助診斷和隨訪跟診等診療全流程。目前,罕見病診療協作網醫院已覆蓋31個省份,該模型將逐步推廣至“入網”醫院。

  國家醫療保障局也將繼續完善優化醫保目錄調整流程,加強與商業健康保險、社會慈善力量的協同,為罕見病患者提供多元化的保障服務。

  我國已出臺了兩批罕見病目錄,收入207種罕見病。(柴嶸)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