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7月24日舉行的“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章軻介紹,“十四五”期間,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左右,2024年度全國基本醫保參保人數達到13.27億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人次從2020年的537萬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2.38億人次,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率超過90%。
他表示,基本醫保參保長效機制不斷健全完善,醫療救助每年資助參保約8000萬人。職工和居民住院費用目錄內基金支付比例穩定在80%和70%左右。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和普通門診費用統籌保障機制全面建立。
醫保基金的安全網不斷織密扎牢,基金運作持續穩健。截至2024年底,醫保統籌基金累計結餘3.86萬億元。基金監管體系全面建立,事前教育、事中提醒、事後監督和飛行檢查等措施常態化綜合推進,累計追回醫保基金1045億元。
全國統一的醫保資訊平臺全面建成,醫保業務編碼標準全國統一,醫保智慧管理水準顯著提升。醫保碼、移動支付和電子處方全面應用,群眾就醫購藥更加便捷。
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實現全國統一,目錄內藥品總數達到3159種。醫保支付方式不斷完善。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常態化制度化運作。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有序推進,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全面建立。
過去四年,醫保部門在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章軻介紹,過去四年多,醫保堅持呵護“小的”,強化生育保險保障,截至2025年6月,2.53億人參加生育保險,基金累計支出4383億元,享受待遇9614.32萬人次。優化“出生一件事”,新生兒憑出生醫學證明就可以參保。全國有近六成統籌地區將生育津貼直接發放給參保女職工。加快新生兒護理和分娩鎮痛等價格項目立項,促進兒科産科優化服務,積極推動目錄內生育醫療費用全報銷。
醫保堅持照顧“老的”,積極推動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截至2024年底1.9億人參加長護險,妥善解決失能人員長期照護問題。推動住院免陪護服務,引導護理資源優化配置。將95%以上的村衛生室納入醫保,方便老人在家門口就醫。持續完善跨省異地就醫政策,方便隨遷老年人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醫保堅持保障“病的”,積極將符合條件的醫藥機構納入醫保定點,截至2025年6月,全國醫保定點醫藥機構達到110萬家。持續鞏固住院醫保待遇,全面建立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將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範圍從家庭成員擴展到近親屬,地域上從本統籌區擴大到全省,目前已有超過一半地區實現了全國範圍內個人賬戶家庭共濟。跨省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從無到有,目前有10種門診慢特病能夠跨省異地直接報銷。全國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達64.4萬家,四年多來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5.6億人次,累計減少參保群眾墊資5900億元。
醫保還堅持支援“新的”,制定支援創新藥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堅持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推動更多新藥、好藥儘快納入醫保目錄,“十四五”以來,累計402種藥品進入目錄。印發30批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促進更多體現新質生産力的新技術、新設備進入臨床應用。(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