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錄取通知書需提前繳費?公安部提醒:考生及家長謹防落入高考後“陷阱”

日期:2025-06-30 09:1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近日,有不法分子利用高考考生及家長的心理特點,伺機設計騙局,企圖竊取個人資訊。公安部網安局6月29日發佈提示,謹防落入高考查分“陷阱”。

  “您的高考成績已可查詢,點擊連結輸入准考證號即可查看。”考生小李收到一條短信後,未核實連結來源便點擊進入。隨後頁面提示“系統異常,需重新登錄”,要求輸入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及驗證碼。第二天,小李發現銀行卡被盜刷2萬餘元。

  據介紹,違法犯罪分子倣冒教育考試院官網,製作高倣虛假查分網站,誘導考生輸入身份證號、准考證號、手機號等敏感資訊。這些資訊一旦洩露,可能被用於非法借貸等犯罪活動。

  考生小陳收到一封印有“××大學”字樣的錄取通知書,要求提前繳納1.2萬元學費至指定賬戶。其父母轉賬後聯繫學校核實,才發現通知書係偽造。警方提醒,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考生資訊,偽造錄取通知書,並要求將學雜費打入指定賬戶。考生和家長需通過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網”或高校官網核實錄取結果。

  警方提示:要認準官方查分渠道。唯一權威渠道是各省教育考試院官網或指定公眾號。查分前,官方會明確公佈查分方式,務必通過官方入口查詢,切勿點擊陌生連結或掃描陌生二維碼。要保護個人資訊,身份證號、准考證號、短信驗證碼是個人“安全密碼”,絕不隨意透露給他人,也不在非官方網站輸入。在社交平臺,不曬准考證、身份證、考生號等資訊,不曬錄取通知書內頁,不曬含個人資訊的家庭住址、學校名稱等。

  收到錄取通知書後,務必通過學校官網、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核實學校地址、聯繫方式。不要輕信“小道消息”。高考政策、分數線、志願填報等資訊,以教育部門和學校官方發佈為準,警惕“志願預測”“內部指標”等虛假宣傳。(林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