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進一步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

日期:2025-04-26 10:02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
字號:        

4月26日是第二十五個世界知識産權日。4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中央宣傳部、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國家知識産權局介紹我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有關情況。

7個方面——

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4年,中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國家品質強國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25日發佈《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年度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白清元介紹,今天發佈的《報告》,從7個方面梳理了2024年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的新措施、新成效。

一是頂層設計不斷完善。強化政策引領和工作協同,全面優化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機制,全方位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持續提升知識産權轉化運用能力。

二是法規制度更加健全。適應發展需要,回應社會關切,制修訂一批法規規章,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提升保護效能。

三是行政執法持續加強。2024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辦商標、專利等領域行政違法案件4.4萬件,涉案金額11.29億元,移送司法機關1311件。

四是司法保護務實開展。2024年,檢察機關批捕假冒偽劣商品犯罪15197人,全國法院一審審結各類知識産權案件49.41萬件。

五是監管服務全面優化。強化信用監管,持續提升市場整體信用水準;加強知識産權糾紛調解工作,不斷豐富調解模式;加大行政指導力度,幫助經營主體合規經營。

六是宣傳引導注重實效。在重要時間節點舉辦系列宣傳活動,發佈典型案例,全領域、全鏈條展示監管執法成效;大力提升全社會知識産權保護意識,進一步營造打擊侵權假冒的良好社會氛圍。

七是國際合作有力推進。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深入開展跨國知識産權執法聯合行動,構建互利共贏的執法合作機制,推動全球知識産權治理體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多個領域——

切實維護創新主體合法權益

2025年恰逢國家版權局開展數字音樂版權保護10周年。中央宣傳部版權管理局局長王志成説:“國家版權局高度重視數字音樂産業發展,持續開展數字音樂版權專項整治,推動數字音樂産業發展。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音樂版權創造、保護和傳播的支援力度。積極推進著作權法配套法規規章的修改工作,以充分發揮版權法律制度對數字音樂版權保護的規範、引導和保障作用,持續推動數字音樂版權頂層設計,推進著作權法賦予錄音製作者傳播錄音製品獲酬權落地。”

當前微短劇發展迅猛,但同時侵權問題也困擾着各方。王志成介紹,國家版權局將進一步加大微短劇等網路視聽領域版權保護工作力度,推動微短劇行業版權生態健康發展。在立法方面,新修改的著作權法對視聽作品著作權歸屬進行了完善,正在積極推進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等配套法規修改工作,擬對視聽作品的定義和分類等相關內容作進一步明確。在執法方面,針對網路視聽領域的侵權盜版新情況、新類型,將加大整治力度,在接下來組織開展的“劍網2025”專項行動中,將規範微短劇版權秩序作為重點任務,指導各級版權執法部門查辦網路視聽領域大案要案,把法律威懾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近年來,以生成式人工智慧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迅速發展,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深遠影響。高新技術領域知識産權保護問題受到多方關注。公安部知識産權犯罪偵查局局長李劍濤介紹,公安部作出“安芯”專項工作部署,大力加強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知識産權保護,切實維護創新主體合法權益。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商業秘密保護。2024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立案偵辦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案件157起,集中偵破了一批涉及人工智慧、資訊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等高新技術領域重特大案件,有力維護了企業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秩序。

3.6萬件——

持續凈化網路購物環境

近年來網路交易迅猛發展,給生産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網上售假、侵權等現象也時有發生。據介紹,市場監管總局牽頭開展了2024網路市場監管促發展保安全專項行動,共查處涉網案件3.6萬件、移送公安機關381件,持續凈化網路購物環境,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

市場監管總局推進重點民生領域侵權假冒治理,對制售假冒偽劣羽絨製品、羊絨衫虛標含量等案件掛牌督辦;將燃氣灶具、電動自行車、兒童玩具等重點産品納入民生領域“鐵拳”行動;聯合開展打擊肉類産品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着力解決肉製品制假售假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國家知識産權局知識産權保護司司長郭雯介紹,2025年3月,國家知識産權局印發了《2025年知識産權行政保護工作方案》,從源頭保護入手,提出規範專利商標的申請和使用,持續嚴厲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惡意註冊、囤積行為;對專利、商標、地理標誌等不同類型知識産權的保護工作方向進行明確,重點部署推進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範化建設、馳名商標保護、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示範區建設等工作;對涉外保護、快速協同保護、知識産權糾紛多元化解等分別進行了專門安排,內容覆蓋知識産權保護的全鏈條。

同時,該方案聚焦重點關鍵領域和民生熱點問題進行針對性部署,提出加強中華老字號商標、涉文化遺産傳承和發展等知名商標的保護,嚴厲打擊“傍名牌”等侵權行為;加強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産權保護;做好亞冬會、全運會等大型賽事和廣交會、進博會等大型展會的知識産權保護工作;聚焦關係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食品藥品、康復輔助器具、兒童玩具、家用電器以及綠色低碳技術等領域,加大知識産權保護的工作力度。(林麗鸝)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