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研製和發佈公共安全領域國家標準4000余項

日期:2025-03-11 09:40    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分享:
字號:        

  2024年以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委)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的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聚焦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加大公共安全國家標準供給力度,新發佈公共安全領域國家標準320項。截至目前,公共安全領域已累計研製和發佈國家標準4000余項,為保障高水準安全提供標準支撐。

  發揮強制性標准保底線作用,保障群眾身邊安全。按照應強盡強、能強則強原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委)優先推進公共安全相關標準更新升級,快速修訂出臺燃氣管閥、電動自行車及電池、滅火器、防火門窗等重點産品強制性國家標準。2024年,新增涉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的公共安全強制性國家標準82項,比上年增長95.2%。同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委)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從現有推薦性國家標準中遴選出高處作業、粉塵防爆、油氣長輸管道、個體防護裝備等41項轉化為強制性國家標準,並推動一批礦山安全、消防救援領域強制性行業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着力滿足安全保障標準緊急需要。

  大力推進事故災害隱患治理標準提升攻堅。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委)主動從各類安全生産事故中搜尋標準需求,加緊部署修訂重大火災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將近年來發生的重特大火災事故暴露的致災因素納入直接判定要素,新增10類典型人員密集場所和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共22項隱患直接判定條款以及39條整改要求,提升標準可操作性。制定出臺特種設備重大隱患判定標準,明確了47項重大事故隱患情形,便於監管部門、檢驗機構和使用單位及時排查安全隱患。先後下達應急預案編制、突發事件演練、災害風險評估、救援物資配備等事故災害風險防範國家標準計劃15項,批准發佈應急避難場所分級分類、管護使用等國家標準6項,推動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

  升級安全應急裝備標準,助力基礎設施更新。緊密結合新技術、新應用、新産業、新模式發展需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委)加快防爆電氣、鋼絲繩等重點産品安全標準升級,更新修訂化工企業危險源監控預警、火災探測報警、防火分隔、自動滅火設備等安全基礎設施標準22項,推動安全應急産品設備更新升級。通過實施個體防護裝備標準化提升三年專項行動,新制定出臺《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範》等16項個體防護強制性國家標準,為重點領域個體防護管理提供配備、執法和監管依據,惠及2700多萬名勞動從業者。

  健全完善社會治安防控標準體系,推動平安中國建設。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委)大力推進法庭科學標準體系建設,發佈法醫鑒定、DNA測序、毒品檢測等刑事技術領域國家標準13項,規範證據收集、固定和判斷等各個環節,助力提升執法辦案質效。針對社會治安防範,發佈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防範系統技術要求、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生物特徵識別等現代化安全防範技術國家標準,修訂完善智慧網聯汽車運作安全、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等道路交通管理國家標準,助力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準。

  下一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委)將會同各有關部門深入實施公共安全標準化築底工程,織密築牢公共安全標準網,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為更好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保障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標準化支撐。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