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醫療保障局針對腫瘤標誌物檢驗項目開展價格規範治理。目前,全國已有17個省份發文下調項目價格,項目費用大幅降低,有助於提高癌症早查可及性。
國家醫療保障局12月5日表示,腫瘤標誌物檢驗是癌症早期篩查的重要手段,但此前該項目的費用高。近期,國家醫療保障局圍繞糖類抗原測定等10個量大價高、區域價格差異大的腫瘤標誌物檢驗項目,開展醫療服務價格規範治理。此次治理中,國家醫療保障局結合不同地區價格比較和集採情況,提出了全國統一的預期目標價,每項價格普遍不高於50元,並指導各省份將高價項目下調至預期目標價附近。此次價格治理後,腫瘤標誌物檢驗項目費用大幅降低。以男性常見的腫瘤標誌物五項檢驗為例,價格治理後,檢驗費用由原先的500元調至220元,使更多公眾能將其納入常規體檢清單。對有癌症家族史、不良生活習慣等高危人群而言,定期檢驗也不再是奢侈選項。
此次價格治理後,臨床上組合開展多項聯檢的價格更加親民,減輕了患者負擔。例如,在肺癌診療領域,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細胞角蛋白19片段等標誌物協同胸部CT影像,被用於區分肺癌類型、判斷分期,價格治理後,部分地區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測定價格從108元調至50元,細胞角蛋白19片段測定價格從155元調至50元,診斷檢查費用直接減少163元。
截至12月2日,已有17個省份發文下調價格。今後,國家醫療保障局將持續分批開展醫療服務價格規範治理,降低患者看病就醫負擔;並進一步加強對各地的指導,將降低檢查檢驗價格騰出的費用空間,用於優化調整其他醫療服務價格。(柴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