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療保障局12月6日表示,預計2024年底,公眾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可以查詢醫保結算的藥品追溯資訊。2025年6月底前,藥品追溯碼將實現醫保、工傷領域全場景應用。
藥品追溯碼是以條碼或二維碼的形式,印製在包裝上的藥品“電子身份證”,是國家醫療保障局控制醫保資金流向、監督藥品銷售、打擊騙保犯罪的有效手段。在定點零售藥店,消費者可借助追溯碼核實藥品耗材的真偽和來源,杜絕臨期、過期藥品耗材,確保品質和安全性。醫保部門通過追溯碼,可以查詢藥品來源,切斷騙保“回流藥”的生存土壤,讓集採藥竄貨的現象徹底消失。
國家醫療保障局目前正會同人社、衛健、藥監等部門,協同推進藥品追溯碼在醫保、工傷領域的全流程、全量採集和全場景應用,2025年6月底前實現應採盡採、能接盡接。該局表示,無追溯資訊的醫保藥品和耗材將越來越少,公眾的用藥安全將得到有力保障。
隨着醫保藥品追溯資訊採集應用的深入推進,預計2024年底,公眾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藥品追溯資訊查詢”模組,可以查詢部分醫保結算的藥品追溯資訊。
此外,國家醫療保障局提示,如果消費者退藥後,藥品被重新掃碼,這通常不會被視為重復流通。退藥後,藥品的追溯碼資訊會被更新或重置,表示該藥品已經回到了待銷售狀態,醫藥機構可以再次進行銷售和掃碼。(柴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