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近期,我國醫療機構門急診呼吸道疾病總診療量呈下降趨勢,二級醫院、婦幼保健院、中醫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效發揮了分流作用。
98%三級婦幼保健院設兒科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婦幼健康司副司長沈海屏表示,婦幼保健機構在保障兒童健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98%的三級婦幼保健院設置了兒科,91%的二級婦幼保健院設置了兒科,各級婦幼保健院兒科實有床位數為6.78萬張。
這些醫療資源有效地發揮了分流大醫院患者的作用。“針對北京等9個大城市的監測結果顯示,婦幼保健機構兒科呼吸道疾病平均每日門急診量從9月的3.1萬人次,增至12月中旬的4.7萬人次,增長約52%。”
隨着兒童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兒科醫生全員上崗接診。兒童保健科、內科等相關科室抽調具備資質的人員,充實兒科門診力量。兒科門診應開盡開,在就診高峰期通過延長門診時間、開設夜間和周末門診等方式,最大限度滿足患兒就醫需求。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導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優化門急診佈局,實現兒童呼吸道疾病診治與兒童保健服務分區,減少患兒和家長在院內的交叉流動,降低感染風險。各級婦幼保健機構提供診前檢查檢驗服務,優化診療流程,暢通急危重症救治綠色通道,逐步實現患兒就診分級、分層、分流。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還將大力推進婦幼保健機構兒科開展中醫藥服務。目前,二級和三級婦幼保健機構設置中醫科室的比例分別為56.8%和89.8%。到2025年,二級和三級婦幼保健機構開展中醫藥專科服務的比例將提高到70%和90%。
另外,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推進兒童友好醫院建設,以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綜合醫院、兒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主體,提升軟硬體能力,為兒童提供有情感、有溫度、有人文、有品質的醫療保健服務。
新冠病毒感染當前流行水準較低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管理處研究員常昭瑞介紹,當前我國新冠病毒感染處於較低流行水準,在呼吸道疾病病原體監測方面,未發現未知的新病毒和新細菌。
新冠病毒變異株JN.1是奧密克戎BA.2.86變異株的亞分支。進入11月後,BA.2.86變異株,特別是JN.1變異株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佔比增長較快,並已成為部分國家的優勢流行毒株之一。11月21日,世界衛生組織將BA.2.86由全球“需要監測的變異株”調整為“需要關注的變異株”,評價臨床重症感染風險為低等,總體評價公共衛生風險較低。
根據新冠病毒變異株監測結果,我國自8月31日共報告BA.2.86及其亞分支序列160條。其中,輸入病例序列148條,本土病例序列12條,未發現重症及危重症病例。目前,BA.2.86變異株在我國報告序列中佔比非常低,但輸入病例的序列佔比自11月起增加較快,增長趨勢逐漸與全球趨同。(王瑤琦 柴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