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交通運輸部:“雙節”首日全國高速流量或破歷史極值
2023世界製造業大會上展出的復興號CR400AF智慧動車組模型。
中秋、國慶“雙節”將至。在國新辦9月21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負責人王繡春介紹,預計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全社會人員流動量、營業性客運量與2022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增長,全國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同比將上升超過四成,假期首日全國高速公路流量可能突破歷史最高值。
預計高速日均流量同比增四成
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從9月29日到10月6日,共8天。王繡春介紹,“雙節”假期期間,全國收費公路繼續對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車免收通行費,時段為9月29日零時到10月6日24時。
王繡春表示,綜合考慮假期交通出行規律、假期時長、天氣情況、亞運會觀賽等因素,預計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客流出行呈現多項特點。首先是總體流量比較大。結合客流監測以及前期客票預售情況,預計假期期間探親流、旅游流將高位疊加,跨區域中長距離出行需求將明顯增加。全社會人員流動量、營業性客運量同比增長幅度較大,預計全國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同比增加超四成,假期首日全國高速公路流量可能突破歷史最高值。
其次是出行時間更為集中。假期首日是中秋節,出程客流集中度將較返程客流更高,旅游探親出行需求集中釋放。整個假期公路出行最高峰預計出現在9月29日前後,路網通行壓力較大。
出行空間也較為集中,中心城市、重點旅游城市將成出行熱點地區。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路網流量較大。
“6軸7廊8通道”格局基本形成
當場發佈會為交通運輸部季度發佈,主要介紹中國交通可持續發展情況。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表示,可持續交通是高品質發展重要內容,更多把安全、便捷、綠色、高效、經濟、包容、韌性作為發展方向。在硬體方面,中國可持續交通正加快形成現代化的高品質綜合立體交通網路,擁有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郵政快遞網和世界級港口群,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6軸7廊8通道”格局基本形成。
李揚介紹,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運輸最繁忙的國家之一,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的客貨周轉量、港口貨物吞吐量都在世界前列。經過脫貧攻堅,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公路、通客車、通郵路,推進適老化交通出行服務和無障礙出行環境。
堅持綠色低碳發展也取得積極成效,鐵路電氣化率到2022年年底達到73.8%,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超過54萬輛,新能源計程車超過30萬輛,在城市裏配送的新能源車輛超過80萬輛。
全面恢復國際郵輪運輸
交通運輸部近日發佈通知,全面恢復進出我國境內郵輪港口的國際郵輪運輸。李揚應詢介紹,郵輪運輸是休閒旅游、親近海洋、感受國際多元文化的生活體驗,也是休閒經濟的一部分。按照國務院要求,2023年3月起在上海、深圳試點國際郵輪運輸復航方案,到9月18日,兩艘郵輪已試航34個航次,實際載客19122人,受到各方特別是旅游休閒人士歡迎。(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