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國將全面開展革命文物資源調查和徵集 用革命文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革命文物承載着黨帶領各族人民英勇奮鬥的光榮歷史,記載了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在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具有不可或缺的獨特作用。近日,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國家文物局聯合發文,明確要充分運用革命文物資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兩部門表示,未來將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資源基礎,全面開展革命文物資源調查和徵集;系統梳理民族地區及全國民委系統所屬革命文物資源,重點徵集、認定一批與少數民族革命事件、各民族英雄烈士、民族工作領導人相關的重要實物,新中國成立初期各民族進行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代表性實物,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脫貧攻堅、興邊富民過程中有重要價值的代表性實物,做好與民族工作相關的革命文獻檔案史料、革命先輩口述資料等徵集、認定工作。
同時,我國還將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系統研究,切實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和價值挖掘。加大革命文物保護力度,加強革命舊址保護維修和館藏革命文物保護修復,有序開展民族地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建設工程、革命舊址維修保護工程,開展民族地區及民委系統所屬紀念館、博物館館藏珍貴革命文物本體保護修復、預防性保護和數字化保護工程,開展體現民族團結、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革命文物保護展示工程。深入挖掘革命文物所蘊含的思想內涵、時代價值,推動革命文物研究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有機銜接、深度融合。
一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品陳列也有望亮相。未來,我國將支援紀念館、博物館等文博單位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依託革命文物資源,及時補充體現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展陳內容,多角度全方位講好民族團結故事。指導邊境地區深入挖掘正確反映中華民族歷史觀、世界觀的革命文物資源。同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立足革命文物資源,創新形式載體,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我國還將加強民族地區革命文物人才隊伍建設。兩部門支援有條件的博物館、紀念館與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高校共建新型智庫、研究中心,加強學科建設,開設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相關課程,加大革命文物專業方向本科、碩士、博士培養力度。支援民族地區有關院校與紀念館、博物館共建“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建立健全實習實訓體系,創造條件為民族院校及各族學生提供實習實踐崗位,壯大思政人才隊伍。
運用革命文物資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成效,將被納入博物館、紀念館定級和運作評估指標體系。(牛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