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宣佈降準0.25個百分點 專家:釋放中長期流動性,鞏固經濟回穩向上態勢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3月17日發佈消息稱,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水準,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
與2022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前“預告”降準不同,本次人民銀行降準時間點超出市場普遍預期,不過此前也有“鋪墊”。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近期召開的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用降準的辦法來提供長期的流動性,支援實體經濟,綜合考慮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使整個流動性在合理充裕的水準上。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當前海外銀行業風險加大,全球流動性承壓,外部發展環境日趨複雜。今年前兩個月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向好走勢,但整體復蘇基礎尚不穩固,需要貨幣、財政等政策繼續協同發力。因此,為更好地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緩解年初以來銀行缺長錢的壓力、配合財政前置發力,以及穩定市場預期等,人民銀行在加大MLF(中期借貸便利)超額續作的同時,繼續通過降準來釋放中長期流動性、提振信心,以鞏固經濟回穩向上態勢和銀行業平穩運作。
此外,降準對於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更為有效。近幾個月來,MLF雖然延續加量投放,但是價格偏高,不利於降低融資成本。在當前銀行業負債成本承壓、凈息差持續收窄至歷史低位的情況下,央行適時降準,有助於更好地激發實體融資需求,穩經濟、降成本,並有效緩解銀行負債和經營壓力,增強經營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對比歷次降準,本次0.25個百分點的降準幅度較為適度。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運金表示,此次降準仍然延續去年兩次降準的0.25個百分點調整幅度,主要是考慮當前存款準備金率已降至相對較低位置,貨幣政策仍應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基調,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今年隨着經濟企穩回升,資金需求會繼續上升,繼續降準的可能性仍在。
此外,持續的降準和降息政策,已經為當前各産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創造了寬鬆環境。房地産業當前正步入復蘇的初步階段,還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援,降準政策落地後,對於落實金融16條政策尤其是信貸政策等都有積極的作用,對於房企獲得更多的開發貸款支援和個人按揭貸款政策等都有積極作用。(潘福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