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十年提升1900億立方米 我國水資源配置實現全局性優化

日期:2022-09-15 09:3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十年提升1900億立方米 我國水資源配置實現全局性優化

  中共中央宣傳部9月13日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水利發展成就。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介紹,十年來,我國水資源配置格局實現全局性優化,全國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從2012年的7000億立方米提高至2021年的8900億立方米。

  完成水利投資6.66萬億元

  我國水資源短缺、時空分佈極不均勻、水旱災害頻發,是世界上水情最為複雜、江河治理難度最大、治水任務最為繁重的國家之一。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介紹,十年來,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達到6.66萬億元,是之前十年的5倍,這期間實施了長江流域重要蓄滯洪區建設、黃河下游防洪治理、西江大藤峽水利樞紐等一批流域防洪骨幹工程,還開展了大規模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建設,新增庫容1051億立方米,新增5級以上堤防5.65萬公里,大江大河基本形成以河道及堤防、水庫、蓄滯洪區為主要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和重大基礎設施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2年面對長江流域1961年以來最嚴重乾旱,堅持精準範圍、精準對象、精準措施,實施“長江流域水庫群抗旱保供水聯合調度專項行動”,保障了1385萬群眾飲水安全和2856萬畝秋糧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解決2.8億農村群眾飲水問題

  十年來,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實現歷史性解決。全面解決了171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十年來共解決2.8億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4%,困擾億萬農民祖祖輩輩的吃水難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水資源利用方式實現深層次變革。堅持“節水優先”方針,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集約節約轉變。2021年我國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2年分別下降45%和55%,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2012年的0.516提高到2021年的0.568。近十年我國用水總量基本保持平穩,以佔全球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創造了世界18%以上的經濟總量。

  南水北調惠及1.5億人

  十年來,水資源配置格局實現全局性優化。立足流域整體和水資源空間均衡配置,加快實施一批重大引調水工程和重點水源工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建成通水,累計供水量達到565億立方米,惠及1.5億人。

  江河湖泊面貌實現根本性改善。全面建立河長制湖長制體系,省市縣鄉村五級120萬名河湖長上崗履職。實施母親河復蘇行動,華北地區地下水水位總體回升,2021年治理區淺層地下水、深層承壓水較2018年平均回升1.89米、4.65米,白洋淀水生態得到恢復,永定河等一大批斷流多年河流恢復全線通水,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貫通。十年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8萬平方公里,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雙下降”,實現荒山披綠、“火焰山”變“花果山”。(李如意)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