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境內外記者探訪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 全球日加氫量最大加氫站引關注
10月18日上午,部分境內外記者探訪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海珀爾加氫站吸引記者爭相拍攝。(武亦彬攝)
10月18日上午,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組織部分境內外記者探訪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全球日加氫量最大的加氫站成為最受記者們關注的點位。據介紹,加氫站日加氫量可達4.8噸,每天大約上百輛氫能車來此加氫。
氫能是一種綠色、高效的二次能源,被視為“21世紀終極能源”。北京市發佈了多項氫能相關政策,為氫能發展提供方向和路徑。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應運而生,構建起以加氫示範站、氫能交流中心、科技園區為載體,産業基金、企業聯盟、專項政策、試驗基地為支撐的“3+4”氫能産業生態體系。
境內外記者走進氫能交流中心,寬敞明亮的展廳裏,加氫站模型、氫燃料發動機、氫能自行車、氫能摩托車、新氫動力氫能叉車、氫能汽車等一一展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都是未來將上市和目前已經投入使用的産品。一款擁有未來感和科技感的氫燃料電池車“NEXO”,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加氫一次需要多久,續航時間是多少,何時實現量産……記者們爭相提問。氫能交流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這款車的燃料電池功率為120千瓦,5分鐘快速充氫,充氫後行駛里程可達800公里,即使在零下30攝氏度環境裏依舊可以正常啟動,車輛還有自主駕駛功能。
佔地6000多平方米的加氫站成了大家駐足時間最久、拍攝採訪時間最長的點位。工作人員介紹,海珀爾加氫站於2021年建成並正式投入運營,日加氫量可達4.8噸,是全球日加氫量最大的加氫站。這是成都日報記者馬玉寶第一次近距離了解加氫站。他説,在這裡,看到了未來更低碳、更便利、更先進的更多可能。氫能産業現在還在快速發展期,基礎設施搭建至關重要。“北京作為首善之區,各項工作都走在前、作表率,一定能在全國‘雙碳’行動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他説。
園區投用一年來已集聚139家氫能行業企業。中國氫能“第一股”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記者們走進企業生産車間時,生産線繁忙運轉,工人正在裝配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這條生産線年産氫能發動機3000台。服務保障冬奧會的氫能車中,超六成發動機是我們生産的。”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産部副部長鮑建鵬驕傲地説。
億華通生産線上組裝好的發動機,在園區內就可以測試。記者們走進位於示範區10號樓的公共測試平臺,了解平臺概況和測試流程。負責平臺運營的科威爾公司副董事長邰坤説,測試平臺服務於園區內企業和行業客戶,可為京津冀地區的氫燃料電池企業提供專業、快速、便捷、高效的測試服務。
大興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示範區起步區北區已經投運外,南區一期項目啟動建設,預計今年內建成,擴充園區測試、廠房、辦公空間。
一上午的採訪,讓境內外記者收穫頗豐。離開時,澳門日報記者鐵怡意猶未盡,在回程大巴上一張張回看剛剛拍下的照片,她説:“我要用報道將這裡的所見所聞傳遞給更多人,讓他們了解北京在綠色發展中取得的成就,也讓低碳綠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武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