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十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持續加大穩就業、促增收、惠民生政策實施力度,居民收入穩步提升,消費提質升級。
一、居民收入跨越式增長,城鄉差距逐年縮小
十年來,全市居民收入水準實現跨越式增長,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增收動能日益多元,城鄉收入差距逐年縮小,共同富裕紮實推進,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提升。
(一)居民收入水準跨越式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2021年,全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75002元,比上年增長1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與2012年相比,居民收入由3.68萬元躍升至7.5萬元,先後突破四道萬元大關,收入水準實現跨越式增長。十年來,北京居民收入穩居全國第2位,僅次於上海。
十年來,北京堅持經濟增長與民生保障發展協調一致,推動勞動報酬與勞動生産率同步提高,讓全體人民共用發展成果,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6.1%,與經濟增長實現基本同步,人民群眾更加富裕,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
圖1 2012—2021年全市居民收入水準與GDP增長情況
單位:元、%
(二)收入結構更加合理,增收動能日益多元
全市不斷拓寬居民收入渠道,實現更高品質和更充分就業,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提高保障水準,居民收入結構更加合理。
一是堅持積極就業政策,工資性收入發揮“壓艙石”作用。始終貫徹就業優先戰略,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加大促進重點人群就業力度,落實多項增資政策,推動工資性收入穩步增長,十年來,居民每人平均工資性收入年均增長8.7%,對居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二是社會保障政策落地見效,轉移凈收入快速增長。連年上調離退休金,調整多項社保標準,提高社會兜底保障水準,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居民轉移凈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十年來,居民每人平均轉移凈收入年均增長10.7%,居四項收入之首,所佔收入比重由2012年的17.3%提高到2021年的21.2%,收入貢獻率僅次於工資性收入。三是生産要素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財産凈收入增長潛力凸顯。伴隨金融、房地産等生産要素市場發展,農村土地資源管理不斷完善,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産性收入的目標進一步推進,財産凈收入增長潛力凸顯,十年來,居民每人平均財産凈收入年均增長5.7%。2021年,居民每人平均財産凈收入12460元,對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12.1%,比十年前提高2.6個百分點,成為居民增收“潛力股”。
(三)城鄉收入差距縮小,共同富裕紮實推進
北京將“三農”問題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力度,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出臺落地多項惠農增收政策,農村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十年來,農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長9.0%,快於城鎮居民0.9個百分點。隨着農村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縮小,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62縮小至2021年的2.45,其中2021年較上年縮小幅度達0.06,為近年來最大值。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全面貫徹“共用”發展理念,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更趨合理。近五年來,從居民收入水準五等分組看,中低收入戶與中等收入戶收入增幅有所擴大,居民收入“橄欖型”總體分佈特徵顯現。同時,全市着力激發增收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重點群體活力,持續為“提低”和“擴中”注入動力,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小微創業者等重點增收人群收入穩步增長。
圖2 2012—2021年全市城鄉居民收入水準變動情況
單位:元、%
二、居民消費支出穩步增長,消費結構優化升級
隨着經濟社會發展,消費市場供應不斷豐富,居民消費需求得到更好滿足,消費水準穩步提升。
(一)消費水準穩步提高,食品支出比重下降
全市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由2012年的26562元增加至2021年的43640元,年均增長5.7%,居民消費水準穩居全國第2位。受疫情衝擊,2020年以來居民消費增速有所放緩,北京推出多項促消費政策舉措,消費水準持續平穩恢復,2020年和2021年兩年平均增長0.7%。食品煙酒、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全面增長。居民家庭食品煙酒支出比重(恩格爾系數)有所下降,由2012年的24.8%降至2021年的21.3%,十年間減少3.5個百分點。
圖3 2012—2021年全市居民八大類消費支出增長情況
單位:元、%
(二)服務類需求旺盛,服務性消費快速增長
近年來,北京舉辦“北京消費季”等系列促消費活動,推出消費券等促消費政策,居民服務類需求獲得滿足。2015年以來2,全市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年均增長7.2%,2021年居民服務性消費佔全部消費支出比重為57.1%,較2015年提高8.7個百分點,服務性消費需求愈發旺盛。具體來看,2015年以來,居民在外飲食、家政服務以及其他文化娛樂服務等服務性消費支出持續增長,居民在外飲食支出年均增長5.0%,家政服務支出年均增長14.5%,其他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年均增長9.0%。
(三)消費結構升級,發展享受型消費佔比提高
全市大力發展高品質商圈、電子商務和首店經濟,積極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十年來,居民生存型與發展享受型消費3支出佔比基本呈“六四分”,趨勢較為穩定。受疫情影響,消費升級進程受阻,但隨着市場逐漸回暖,消費結構再次轉變,發展享受型消費佔比快速提高,2021年居民發展享受型消費比重較2020年提高1.7個百分點,同比增長18.2%,比生存型消費快9.0個百分點,政策性補貼帶動汽車等耐用消費品支出增多,同時居民追求健康生活,醫療保健支出增長較快。
十年來,北京堅持推動經濟發展與增進民生福祉並舉,聚焦“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穩增收與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實現居民收入穩步增長,消費支出增量提質,建設首善之區的民生基礎更加堅實,人民群眾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品質、更加幸福。
註釋:
[1]如無特別説明,均為名義增速,下同。
[2]根據全國城鄉住戶調查一體化改革要求,自2015年起,北京按照改革後新口徑計算匯總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數據。
[3]生存型消費包括食品煙酒、衣着、居住三類消費;發展享受型消費包括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務五類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