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革:為京津冀出海口安全順暢保駕護航
原標題:天津海關黨委書記、關長趙革:為京津冀出海口安全順暢保駕護航
日前,在天津東疆港碼頭,一輛輛搭載着集裝箱的車輛,有序通過海關H986集裝箱檢查系統。與以往的停車掃描不同,汽車在停入通道後,隨着提示聲,一根柱形探測臂從旁邊的櫃形設備中平行伸出,並準確地將最前方的探頭,伸入受檢集裝箱側方的通氣孔中,幾分鐘後,探頭完成取樣,且未見異常,車輛隨即繼續通行。
“這個櫃形設備和探頭,就是最近亮相天津口岸的海關H986整合嗅探機器人,俗稱‘電子鼻’。這也是此類功能機器人在全國海關係統的首次使用,該設備的研發更是填補了國內基於H986的集裝箱自動氣味嗅探技術方面的空白。”黨的二十大代表,天津海關黨委書記、關長趙革近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説,我們將繼續提升服務水準,為保障京津冀的主要出海口安全、順暢保駕護航。
高科技築牢國門安全防線
記者:最近天津海關研發了“電子鼻”,解決了難題,請您具體介紹一下這個秘密武器?
趙革:為更好地實現對集裝箱內有害氣體的快速篩查,天津海關深入開展集裝箱自動氣味嗅探技術研究,先後攻克了機器人快速定位、有害氣體數據庫構建等科研難題,通過氣體採樣管與機器人的複合設計方案,採用機器人對集裝箱固定通氣孔的定位技術,將有毒有害揮發性有機物線上分析設備與集裝箱快速機檢設備有機融合,實現在對集裝箱進行機檢查驗的同時,完成有害氣體的快速篩查。
這不僅有助於更好地守護口岸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同時,通過加強有害氣體檢測,也有助於提升海關對於固體廢物的鑒別能力,為築牢國門安全防線注入智慧力量。
在服務進出口貨物“快提快出”上,天津海關聯合天津港在全國率先創新施行“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模式,優化進出口通關流程,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現代智慧港口物流體系。
通過改革,企業進口提箱由原先的1至2天可以壓縮至最短1.5小時;出口貨物無需再提前5至7天運輸至港口,減少港外堆存環節,為出口生産型企業節約3天左右的出口生産時間。
“船邊直提”“抵港直裝”驚艷世界
記者:“船邊直提”“抵港直裝”這兩個措施是天津口岸首創。這兩項措施對於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發揮了什麼作用?
趙革:為實現進出口貨物碼頭快提快出,我們與天津港集團聯手,在全國率先推出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創新模式,通過將海關指令嵌入港口作業系統,實現進出口通關流程“大變身”。滿足條件的貨物,可以實現進口時抵港即可放行,企業自己的車輛及時將貨物提出境口,省略了過去碼頭存儲、搬倒等諸多物流環節;出口時可以直接運輸到碼頭裝船,節約了集港時間,實現“從工廠直達碼頭”。
為了讓新措施更好服務京津冀外貿企業,我們和北京、河北兩地海關深化協作,完善和優化了跨直屬海關協同保障機制和支援措施,不斷擴大京津冀三地創新模式的應用規模。
2022年8月,天津口岸進口集裝箱貨物實施“船邊直提”作業的比例達到35%,出口集裝箱貨物通過“抵港直裝”模式在碼頭運抵後24小時內裝船的比例達到28%。天津口岸按照國際通行標準計算的進出口邊境合規時間分別為31小時和49.39小時,比2017年分別大幅壓縮了76.1%和42.7%,已達到世界一流港口水準。
關港集疏港智慧平臺已更新至3.0版
記者:類似的服務措施還有哪些?
趙革:在天津海關,類似的服務措施還有很多,比如,我們還聯合天津港,共同研發了適配港口集疏運需求的“關港集疏港智慧平臺”,這是一個類似“網約車”功能的智慧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關港雙方的資訊深度交互,實現了車、貨、船三方需求的智慧匹配。
目前,關港集疏港智慧平臺已更新至3.0版,功能還在不斷迭代升級。平臺累計撮合貨運量超190萬箱,輻射全國29個省級行政區,京津冀企業撮合量位列平臺前三位。(韓梅)
天津海關送策入企,助力京津冀企業搶抓“雙迴圈”新風口。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吹響了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集結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員令”,激勵鬥志、鼓舞士氣、振奮人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要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海關處於我國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天津海關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大會精神上來,努力打造國際上最具競爭力的海關監管體制機制,全力支援天津建設改革開放先行區,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貢獻津關力量。——趙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