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以下簡稱臨空經濟區)的加速崛起,北京市大興區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全力打造“臨空産業高品質、城市規劃高水準、配套服務高能級”的現代化航空城進程中,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成為大興招鸞引鳳、加速發展的重要支撐。
從臨空經濟區大興片區籌建之初的法律顧問團全程服務,到項目招商引資各項優惠政策的法律把關,再到律師行業服務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專項行動的全面鋪開,大興區司法局和區律協調動全區律師力量,不斷豐富法律服務的內涵與外延,精準回應法律需求,創新推出務實舉措,以法治賦能區域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
把牢法律關口
坐落在臨空經濟區的順豐華北智慧物流總部基地如今已進入平穩運作階段。曾經,從拿地到開工的繁瑣手續讓項目投資者頗有顧慮,而最終這一項目創造了“兩天拿三證,拿地即開工”的史上最快開工紀錄。這背後是臨空經濟區《“區域評估+標準地+告知承諾+綜合服務”改革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的落地實施。
“政策初衷是最大可能提高行政審批效率,降低企業入駐成本,但前提是必須在法律框架內合法實施。”曾參與多項臨空經濟區政策制定的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臨空經濟區平臺公司)法務部部長吳波講述了政策出臺背後的故事。
“臨空經濟區管委會(大興)自賦權以來就要求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創新審批服務模式,助力項目加速落地。其間,新的政策法規文件很多,創新點也多,對負責法律把關的律師提出了很大挑戰。”吳波説,在政策醞釀過程中,臨空經濟區管委會的公職律師、平臺公司的公司律師、受聘的社會專職律師,採取了“專人負責、團隊配合、統一管理”的工作模式,發揮各自“政策制定背景了解多”“入區項目合作經驗多”“各類案件處理經驗多”優勢,對《管理辦法》逐條進行法律論證,調整政策細節,嚴謹條文表述。
有了律師們前期的“吹毛求疵”,《管理辦法》實施順利,綜合會商意見實現了“一天出”,立項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可以“當場辦”,水影響評價審查更是實現了“秒批”。如今,政策紅利已惠及入駐臨空經濟區的每個企業。
《關於促進醫藥健康産業發展的暫行辦法》《關於支援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若干措施》《産業項目支援專項資金實施細則》……投運5年來,臨空經濟區圍繞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推出新政,而律師團隊參與把關已成為每項政策出臺的“必選項”,有力保障了臨空經濟區發展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在《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為北京市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等徵求意見過程中,公司律師提出了加入臨空經濟區産業發展相關政策支援和司法保障的建議,最終得到採納。
破解運作難題
每天早上6點前到崗,晚上八九點離開……在臨空經濟區建設初期,這樣的“生物鐘”,大興區律師服務團的律師們保持了整整3個月。
2014年12月,北京新機場建設項目經批復落戶大興,項目建設首先面臨的就是區內13個村拆遷騰退。一時間,徵地補償、婚姻家庭、財産分配等各類矛盾糾紛集中顯現,能否做好群眾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直接關係到新機場建設的順利推進。
根據區內整體工作部署,大興區司法局選派11名優秀律師,全程參與拆遷保障。自此之後,拆遷現場就多了律師們忙碌的身影,解答諮詢、代寫文書、調解糾紛,破解各類拆遷協議過程中的法律難題,保障了首批拆遷工作的順利完結,也為後期參與二期拆遷、回遷住戶及機場噪聲區治理法律服務保障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
大興區司法局副局長沈曦説:“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服務保障臨空産業發展,為培育和發展大興區新質生産力貢獻法治力量,自然而然地成為大興區律師隊伍的使命。”
2023年10月,大興區“興律助企行 法治護營商”律師行業服務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專項行動正式啟動,同步出臺《大興區律師行業服務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十項措施》(以下簡稱《十項措施》),從了解企業需求、創新服務方式、深化“法治體檢”、化解涉企糾紛等十個方面,明確了律師行業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具體內容。措施出臺後,很快便得到全區律師事務所的積極響應。
北京載德律師事務所是一家以商事法律服務為主的律師事務所。《十項措施》發佈後,該所主動向前服務,在為某中型建築企業開展“法治體檢”過程中,律師們發現企業存在用工關係混亂、勞動合同簽訂不規範、薪酬體系不透明等多項問題。事後,律師們協助企業梳理了用工關係,規範了勞動合同簽訂,優化了薪酬體系,並對企業管理層深入開展法律法規培訓等。經過半年整改,企業勞資糾紛大幅減少,員工滿意度顯著提升。
回應企業需求
“專項行動的開展和《十項措施》的發佈,有效提高了轄區律師主動擔當社會責任的積極性,也讓企業享受到了法治護航的紅利。”沈曦介紹説,在此基礎上,大興區律師協會通過在行業內廣泛徵集,打造了“企業公益法律服務項目庫”和“公益法律服務律所名錄”,首批徵集有11個項目和26家律師事務所入選。
在首批“企業公益法律服務項目庫”中,包含了生産經營、法人治理、勞動用工、産權保護、投資融資、涉外服務等與企業運作相關的法律服務領域,大興區還通過常態化公示、沉浸式體驗、針對性服務等措施進行多形式推介,在企業法律需求與法律服務供給之間搭建平臺。
大興區司法局局長梁曉介紹説,近年來,大興區律師行業堅持發揮專業優勢,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圍繞臨空經濟區發展,區司法局及區律師協會深度解讀臨空區産業政策,臨空産業發展、對外貿易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引領區內廣大律師為各企業提供創新型法律服務産品。以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為例,其公司律師每年審核的重大入駐臨空經濟區項目、重大事項合同和規範性文件等就有上千份,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意見和建議,先後保障順豐華北物流基地項目、京東亞洲一號項目、國際再生醫學園和國際醫療器械園等大型項目落地。
為更好對接企業需求,大興區還借助專項行動的開展,牽動全區律師走訪各類企業689家次,開展法治講座106次、業務培訓1795人次,幫助企業防範各類法律風險1600余個,形成了律師行業主動助力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
近期,大興區第二批企業公益法律服務項目徵集活動正在進行中,大興區司法局也在積極謀劃聯合區律師協會和區內相關單位,深入重點園區面向企業展開廣泛調研,力爭定制一批更加符合區域産業發展方向、更能夠有效回應企業所需的新項目,為不斷優化大興區法治化營商環境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