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房山區司法局立足職能、凝聚合力,不斷完善多元調解體系建設,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範化建設,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準。
1、以多元調解中心為引領 助力綜治中心建設規範化
房山區司法局深化區矛盾糾紛多元調解中心與區人民法院多元解紛訴調對接中心對接機制,帶動轄區相關行政部門、檢察機關、律師等非訴解紛資源,整合全區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等非訴訟糾紛解決力量,全面構建以人民調解為基礎、各類調解銜接聯動的大調解工作格局,變“單兵作戰”為“聯合作戰”。
陸續建立房山區矛盾糾紛多元調解長溝分中心和燕山分中心,參與周邊10個鄉鎮(街道)疑難複雜糾紛調解工作,融入災後恢復重建、宅基地確權糾紛等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為區、鄉鎮(街道)綜治中心矛盾糾紛化解功能提供強大助力。
房山區矛盾糾紛多元調解中心年均開展法律諮詢4萬餘人次、調解矛盾糾紛1萬餘件,涉及當事人3萬餘人,助力全區災後恢復重建和宅基地確權前期工作順利開展,深入山區、走訪平原,幫助多個街鄉鎮解決宅基地上房屋與土地使用相關糾紛。
2、以調解組織入駐為支撐 助推綜治中心運作實體化
全區27個鄉鎮(街道)司法所強化指導基層人民調解工作職責,指導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入駐鄉鎮(街道)綜治中心,加強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與村(局)綜合治理工作融合互促,分層推進綜治中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建設。同時,建強配齊2615名專兼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立二級以上人民調解員分片指導、預約參與基層調解機制,助推綜治中心調解專家團隊建設。
另外,房山區司法局積極指導房山區中和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和調委會”)和房山區建設工程商事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建設工程調委會”)派駐區綜治中心,專職人民調解員負責日常調解諮詢接待、申請調解案件受理及調解化解工作,同時對接法院立案庭法官實現司法確認及法院委派案件調解無縫銜接,有效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
中和調委會開闢“綠色通道”,優先調解涉民生案件,累計化解勞務合同糾紛57件,涉及金額28.2萬元,切實維護了農民工等群體的合法權益。
建設工程調委會接受綜治中心委託移送案件調解,調解員深入一線勘測房屋裂縫情況,深挖建築問題根源並對症下藥,制定出最為經濟實用的解決方案,促成雙方當事人就房屋修建問題達成調解協議並在3日內進行了司法確認,建設工程調委會通過提供專業報告及技術支援,有效提升調解效率和公信力。
截至目前,2家調委會平均日接待群眾100餘人次,共受理當事人申請調解案件3512件、調解成功3275件;接受法院委派案件13264件,接受各法官委託現場勘驗案件592件。糾紛類型主要涉及勞動爭議、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農村建房、房屋涉水、財産損害等。
3、以糾紛化解路線圖為串聯 增強綜治中心建設法治化
房山區深化司法行政、人民法院、公安、信訪等部門的協調聯動,在持續優化多元調解中心多維度聯動、全方位銜接工作模式的基礎上,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公證律師管理、法律援助、行政復議接待等業務職能入駐區綜治中心,加強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綜合機制建設,按照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路線圖”提升綜治中心矛盾糾紛化解效能,讓群眾解決矛盾糾紛“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提升群眾對專業法律服務、高效調解服務的獲得感。
房山區司法局不斷深化“訴調對接”調解協議“一站式”司法確認機制,努力實現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閉環,探索建立消費領域糾紛、勞動領域糾紛、體育糾紛行政調解協議“一站式”司法確認機制。
下一步,房山區司法局將着力加強調解組織體系、隊伍力量與銜接機制建設,推動調解工作深度融入綜治中心建設,打造共聯共建共通共用大格局,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強合力為房山區社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不斷貢獻積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