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西城區司法局召開新聞發佈會,正式發佈《西城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率先突破兩年行動計劃(2024-2025年)》(以下簡稱《兩年行動計劃》)。
該計劃不僅是一次對西城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把脈問診”,更是為法治政府建設規劃了“施工圖”和“進度表”。
《兩年行動計劃》錨定了10大項、28小項主攻方向,探尋推動西城區法治政府建設在“十四五”收官時期持續創新發展的突破口和着力點,計劃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完成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任務,全面縱深推進現代化高品質法治政府建設,努力實現法治政府建設在2025年的率先突破。
《兩年行動計劃》中提出,西城區將進一步壓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實現區政府各部門和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全覆蓋,把學法用法情況納入考核重要內容。同時,將通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等措施,健全行政權力運作體系,並在2025年底基本實現重點領域信用監管全覆蓋。
在基層依法治理體系建設方面,西城區將深化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室建設,促進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室與社區法律顧問工作有效銜接,健全完善律師、公證、復議、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等領域銜接聯動機制,不斷鞏固拓展法律服務功能。同時,將深入推進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有機銜接、協調聯動的大調解工作格局,全力做好西城區多元矛盾糾紛解決“一件事”工作,提升糾紛化解質效。
發佈會上,西城區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許海龍通過“完善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路,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有效覆蓋,推進三大平臺融合發展,開展街道品牌化公共法律服務站創建活動”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西城區公共法律服務建設工作成果。
西城區司法局副局長李鵬稱,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施行以來,西城區將調解工作貫穿到行政復議辦理全過程,並在行政爭議多發、涉及群眾利益的重點領域與行政機關共同搭建調解平臺,推動行政爭議實質化解。自2023年10月西城區司法局成為北京市唯一一家行政執法監督與12345熱線合作機制試點單位以來,區司法局加快推進西城區行政執法監督分析平臺建設,於2024年6月30日初步建成並投入試運作,打通了行政執法與12345接訴即辦平臺之間的數據傳輸壁壘,實現了資訊交換和共用,對監督全區行政執法部門依法履職、有效解決人民群眾普遍性訴求、提高人民群眾對於行政執法工作的滿意度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西城區人力社保局副局長閆娟娟表示,近年來西城區人力社保局不斷提升服務和執法水準,並積極開展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工作,不斷加強調解工作力度,妥善處理行政復議案件,取得了積極成效,2023年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評選為全國法治人社建設優秀單位。
西城區西長安街街道工委副書記魏巍稱,在日常工作中街道通過“長安聯合釋法團”不斷滿足群眾的法律需求,並以“三件實事”解決群眾“辦事難”問題,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於2024年4月獲評北京市首個公共法律服務品牌示範點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