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面”辦事兒更顯人情味

日期:2022-12-02 08:5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不見面”辦事兒更顯人情味

  年過八旬的單阿姨,2022年遇到個煩心事兒。她的兒子到德國探親時突發疾病,在當地進行右腎摘除及肝移植手術後,行動困難只能臥床。無法回國,做不了勞動能力鑒定,家庭負擔又重,兒子這提前退休手續可怎麼辦?讓單阿姨沒想到的是,這事兒不僅辦成了,還是在她頭一次聽説的“雲”上辦的!

  東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服務大廳,位於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192號。11月,遞交申請材料後,腿腳不便的單阿姨再沒來過。區勞動能力鑒定中心副主任高鵬的電話,存進了單阿姨手機裏。“人家看我年紀大,寬慰我別上火,有事兒隨時打電話,天兒冷別來回跑了。”單阿姨説。

  單阿姨這事兒,確實有點難。放在過去,不能見面,勞動能力鑒定就做不成,更別提這還是跨國。經請示北京市勞鑒中心,在市中心指導下確定方案後,內科消化科醫療專家組迅速成立。核實前期就醫材料、查閱國外手術記錄翻譯件、通過視頻連線雲端查體鑒定……也就用了10天,鑒定流程就走完了。

  當月受理,當月鑒定,當月出結論,鑒定速度提升60%以上。這樣的“提速辦”和“不見面”辦事,只是“192號大廳”提供貼心、暖心服務的一個縮影。

  “參保人員增加……”“補繳社保三險……”位於大廳二層社保中心的基金徵繳科,員瑞正和其他同事一樣,緊盯着電腦上一封封企業郵件,麻利地核對電子材料,將報盤文件下載、導入系統,雙崗審核,不到20分鐘,一家企業的員工社保補繳業務就辦完了。

  2022年前十個月,“192號大廳”共辦理人力社保業務100.45萬件,其中,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不見面”辦理71.46萬件,佔比超七成。

  “網上辦”的確方便,但不少上年紀的人,還是習慣當面辦,覺得更踏實。下午3點,邱阿姨走進大廳一層的公服中心,取號、查檔、辦退休,一個窗口,10分鐘搞定。要是過去,退休、檔案都歸屬不同業務窗口,邱阿姨得取兩次號,跑兩個窗口,人多時候得花三四十分鐘。

  “大廳30多個窗口全改名‘綜合窗口’,過去分管保險、退休、失業、檔案業務的辦事員,學習另外三門新業務,從‘專科醫生’進修為‘全科大夫’,為市民提供一窗式服務。”東城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主任鄒強介紹,通過改革,中心辦事等候時間由52分鐘縮短至6分鐘左右,“即來即辦”成為常態。

  “站在新征程上,我們將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順應群眾需求,堅持問題導向,把系統‘行風建設’作為人社事業發展的戰略支點、推動工作的重要載體、破解難題的金鑰匙,持續推動人社系統服務整體提升,不斷增強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幸福感。”東城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萬青説。(孫宏陽)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