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和信息化事關黨的長期執政,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福祉。習近平同志站在我們黨“過不了網際網路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的政治高度,準確把握信息化變革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明確提出要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路強國。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關於網路強國論述摘編》一書的第三部分,以“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路強國”為題,收入了習近平同志的相關論述。
縱觀世界文明史,人類先後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資訊革命。每一次産業技術革命,都給人類生産生活帶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如今,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資訊技術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産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相隔萬里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世界因網際網路而更多彩,生活因網際網路而更豐富。
人類社會正在經歷偉大的資訊革命,中國正處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歷史進程之中,資訊革命時代潮流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發生了歷史性交匯,為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習近平同志指出,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正逢其時,要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相向而行。
隨着網路資訊技術日新月異,全面融入社會生産生活,也深刻改變着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世界主要國家都把網際網路作為經濟發展、技術創新的重點,把網際網路作為謀求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方向。能不能適應和引領網際網路發展,成為決定大國興衰的一個關鍵。誰掌握了網際網路,誰就把握住了時代主動權;誰輕視網際網路,誰就會被時代所拋棄。一定程度上可以説,得網路者得天下。信息化為我國搶佔新一輪發展制高點、構築國際競爭新優勢提供了有利契機。
中國高度重視網際網路發展,自接入國際網際網路以來,我們按照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思路,加強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網路經濟,推進資訊惠民。同時,我們依法開展網路空間治理,網路空間日漸清朗。儘管起步稍晚,但經過二十多年努力,迅速縮短了同發達國家的信息化差距,成為舉世矚目的網路大國。同時也要看到,雖然我國網路資訊技術和網路安全保障取得了不小成績,但同世界先進水準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在自主創新方面還相對落後,區域和城鄉差異比較明顯,國內網際網路發展瓶頸仍然較為突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高瞻遠矚,順勢應時,吹響了向網路強國進軍的號角。2014年2月27日,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提出,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佈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路強國。
建設網路強國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黨的十八大以後,黨中央從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出發,重視網際網路、發展網際網路、治理網際網路,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提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動網信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我們提出建設網路強國戰略目標,網信工作頂層設計和總體架構基本確立,出臺《關於加強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意見》,基本理順網際網路管理領導體制機制,形成全國“一盤棋”工作格局;網路意識形態安全得到切實維護,做大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在管網治網上出重拳、亮利劍,打贏網路意識形態領域一系列重大鬥爭,根本扭轉了過去網上亂象叢生、陣地淪陷、被動挨打的狀況,網路空間正能量更加強勁、主旋律更加高昂;國家網路安全屏障進一步鞏固,制定實施網路安全法,加強網路安全保障能力建設,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不斷強化,網路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全社會網路安全意識和防護能力明顯增強;網信軍民融合取得階段性成效,網路安全威懾反制能力不斷增強;注重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引領作用,“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共用經濟蓬勃發展;資訊領域核心技術創新取得積極進展,新一代行動通訊(5G)、高性能計算、量子通信等技術研究實現突破,一批網信企業躋身世界前列;網路空間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顯著提升,高舉網路主權大旗,推動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積極參與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進程,創設並成功舉辦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中國理念、中國主張、中國方案贏得越來越多認同和支援;加快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化服務普及,網上交易、手機支付、共用出行等新技術新應用廣泛普及,電子政務加速發展,網路扶貧紮實推進,社會治理和基本公共服務水準持續提升,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些歷史性成就的取得,充分證明黨中央關於加強黨對網信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決策和對網信工作作出的一系列戰略部署是完全正確的。
新時代呼喚新思想,新實踐孕育新理論。在努力建設網路強國的進程中,我們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不僅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治網之道,而且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明確網信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我們提出,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網路安全和信息化事關黨的長期執政,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福祉,過不了網際網路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要把網信工作擺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來謀劃,切實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第二,明確網路強國建設的戰略目標。我們提出,要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加快推進網路強國建設。要按照技術要強、內容要強、基礎要強、人才要強、國際話語權要強的要求,向着網路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數字經濟全面發展、網路安全保障有力、網路攻防實力均衡的方向不斷前進,最終達到技術先進、産業發達、攻防兼備、制網權盡在掌握、網路安全堅不可摧的目標。
第三,明確網路強國建設的原則要求。我們提出,要堅持創新發展、依法治理、保障安全、興利除弊、造福人民的原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堅持依法治網,讓網際網路始終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作;堅持正確網路安全觀,築牢國家網路安全屏障;堅持防範風險和促進健康發展並重,把握機遇挑戰,讓網際網路更好造福社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億萬人民在共用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第四,明確網際網路發展治理的國際主張。我們提出,要堅持尊重網路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等全球網際網路治理的四項原則,倡導加快全球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用平臺、推動網路經濟創新發展、保障網路安全、構建網際網路治理體系等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強調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攜手建設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
第五,明確做好網信工作的基本方法。我們認識到,網信工作涉及眾多領域,要加強統籌協調、實施綜合治理,形成強大工作合力。要把握好安全和發展、自由和秩序、開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務的辯證關係,整體推進網路內容建設、網路安全、信息化、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等各項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路強國的重要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立足人類進入資訊社會這一嶄新時代背景,系統總結我們黨用網管網治網實踐經驗,深刻回答了為什麼要建設網路強國、怎樣建設網路強國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高屋建瓴、統攬全局、思想深刻、內涵豐富,成為引領我國網信事業發展的行動指南,是做好網信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長期堅持貫徹、不斷豐富發展。
習近平同志着眼人類社會整體發展,創造性提出讓網際網路更好造福世界、造福各國人民,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主張,為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治理提出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胸懷和習近平同志大國領袖為世界謀和平發展、為人類謀文明進步的博大胸襟。
我們要結合深入學習習近平同志關於建設網路強國重要論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探索網路強國建設新路徑,開拓全球網路治理新境界,讓網際網路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