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丨楊禹:準確把握“十五五”的階段性要求

日期:2025-10-24 17:50    來源:央視新聞

分享:
字號:        

  謀劃“十五五”,正步入深處。

  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時強調,必須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的階段性要求。

  如何準確把握“階段性要求”?不妨從這幾個角度入手:

  ——把握歷史方位的階段性要求。“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根據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安排,我國將通過3個五年規劃期的努力,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十四五”開局起步,“十六五”衝刺收官,“十五五”正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五年。

  ——把握經濟增長速度的階段性要求。經濟增速,歷來與發展階段相關。進入新發展階段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正實現穩步“換擋”。按照目標導向,到2035年我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不妨以此倒推,“十五五”經濟增速的合理區間是多少。高品質發展,不“唯GDP”,但保持合理增速、穩步擴大經濟規模,仍至關重要。

  ——把握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階段性要求。“‘十五五’時期,必須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領會其中要義,關鍵有兩點:擺在“戰略位置”,要從前進動力深刻變革的戰略高度把握,也要以有效管用的戰術去實現;“更加突出”,意味着這是重中之重,更要“牽一髮動全身”。

  ——把握人口變化的階段性要求。近年來,我國人口已進入減量發展階段,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明顯。“十五五”的着力點,必將聚焦於着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努力保持適度生育水準和人口規模,加快塑造素質優良、總量充裕、結構優化、分佈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推動人口高品質發展,把人口紅利更多轉向人才紅利。

  ——把握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階段性要求。新發展理念恰是在謀劃“十三五”時提出,經十年努力,已深入人心。“十五五”,創新,需整體再上臺階;協調,聚焦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綠色,緊扣“雙碳”目標,碳達峰進入攻堅衝刺;開放,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共用,重在完善機制,做到有效,追求長效。

  ——把握民生福祉的階段性要求。“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這個“新”字,是把握階段性要求的關鍵。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聚焦“急難愁盼”,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穩步推動共同富裕。

  ——把握改革開放的階段性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300多項重大改革任務,都要在2029年完成。而2028年,我們將迎來改革開放50周年。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十五五”這一程,制度建設是主線,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要求會更加突出。

  ——把握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階段性要求。安全是發展的基礎,穩定是強盛的前提。“十五五”時期,外部的風浪與不確定性不會小,其特徵與呈現方式會有新變化。我們必須通盤考慮內外部風險挑戰,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安全能力,以高效能治理促進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良性互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在當代中國的前進邏輯裏,歷史必然性與發展階段性是相統一的。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宏願,不妨把每一個五年,都視作堅實一步。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的階段性要求,還可以有更豐富的視角。需堅持系統觀念,把握各個視角、各個要求之間的內在聯繫。

  準確把握這些階段性要求,做到因時因勢、綱舉目張、有的放矢,讓每一步都走得清晰、堅定、紮實。

  (作者:總台特約評論員 楊禹)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