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北京在加快推動“雙奧之城”邁向“國際賽事名城”的進程中有哪些考慮?

日期:2025-10-30 10:59    來源:北京發佈

分享:
字號:        
  • 77
  • 77

  北京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石風華:

  作為全球首個“雙奧之城”,北京深入挖掘奧運遺産價值,持續做好後冬奧文章,體育已成為北京的“文化立面”和“文化符號”。“十四五”時期,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努力推進更符合人民群眾期待、更貼近人民群眾需求的體育工作邁上新臺階,將體育事業發展深度融入“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為全國文化中心注入更加豐富的內涵。

  呈現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形成了全民健身的文化風尚。五年來,全市新建、改擴建體育公園、足籃球場地、健身步道等一大批體育場地設施,每人平均場地面積達到3.26平方米,累計舉辦群眾賽事活動近10萬場,參與人次超3600萬,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超過53%。人民群眾身邊有設施、健身有指導、天天有活動,越來越多的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

  二是塑造了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我們深化體教融合,努力保障青少年每天享有2小時綜合體育活動時間,大力推動“三大球”等項目專業化普及,促進青少年在體育鍛煉中健康成長。特別是,打造了特色青少年賽事體系,創辦了青少年“三大球”公開賽,“百隊杯”足球賽升級擴容到千隊萬人參與,籃球俱樂部聯賽覆蓋U8至高中組全學段,讓孩子們在比賽中盡情享受到體育的激情與魅力,促進青少年在體育鍛煉中健康成長。

  三是展現了中華體育精神和北京冬奧精神。冬奧、夏奧全面“開花”,在北京冬奧會上實現冬季項目金牌零的突破,在巴黎奧運會上奪得5金2銀1銅的優異成績。加大“種樹”育人力度,新型青訓體系建設初見成效,U16男足奪得今年全運會北京首金、創造了歷史,北京女足時隔23年,再次問鼎女超聯賽冠軍,冰球隊包攬今年全國U系列錦標賽七個組別全部冠軍,體育健兒的拼搏精神振奮了“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昂揚精神。

  四是激活了雙奧之城向國際賽事名城邁進的新動能。構建“雙奧100”精品賽事體系,周周有賽事、月月有亮點、季季有精彩,精品賽事成為首都靚麗名片,城市成為會客廳,來京觀賽、參賽成為生活潮流。剛剛結束的中國網球公開賽和WTT中國大滿貫,以近1.8億票房刷新記錄,中網園區和首鋼園累計客流超過140萬人次,全網曝光量超230億次,受眾達13億人次,賽事成為現象級“爆款”,更高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正在推動“雙奧之城”向“國際賽事名城”邁進。當前,我們正在編制《“十五五”時期北京雙奧國際賽事名城發展規劃》,未來五年,我們將在“雙奧100”基礎上,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深化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體育賽事體系,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較大潛力的賽事IP、着力深化賽事與文化空間的有機融合、着力增強賽事服務文化軟實力、着力撬動賽事的文商旅溢出效應,讓體育深度融入城市肌理,有力支撐城市文化的繁榮發展,以更高層次、更具魅力的“國際賽事名城”為“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體育讓城市增活力,運動讓生活更美好。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