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建設中關村特色産業園方面,有哪些經驗做法,取得了什麼成效?

日期:2025-10-31 11:08    來源:北京發佈

分享:
字號:        
  • 33
  • 33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楊璞:

  中關村特色産業園是建設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間,我們會同各區、各部門,佈局建設了具身智慧産業園、細胞基因治療産業園等64個高品質特色産業園。2024年,特色園收入突破萬億元,主導産業集聚度達70%以上,已成為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新高地。

  呈現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抓好統籌規劃,園區特色化高端化優勢進一步凸顯。

  出臺加強中關特色産業園建設的指導意見、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聚合空間、技術、人才、平臺、資金等創新資源。按照“規劃佈局一批、培育建設一批、重點打造一批”的原則,分批分類梯次推進園區建設,形成1個千億級特色園、10個百億級特色園,實現17個分園全覆蓋。

  二是抓好産業集聚,園區綜合發展質效進一步躍升。

  以特色園為核心承載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産業集群,聚集6600余家科技創新企業,其中,國高新企業2400多家、上市公司200多家、獨角獸50多家,生命科學産業集群、第三代半導體産業集群等9個集群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開展“園區進高校、成果進園區”科技成果轉化“雙走進”活動,清單臺賬式對接高校院所、實驗室,推動特色園與高校院所達成1500余項合作項目。

  三是抓好服務升級,園區創新生態進一步優化。

  支援特色園提升市場化專業化運營能力,園區具有專業技術背景的人員佔比達50%,建設專業服務平臺300余個、孵化器76家;探索“園區+基金”發展模式,特色園持有或參股各類産業基金100余支、總規模超1400億元,聯合金融機構在特色園設立金融服務站,推出“園區貸”“科創貸”等金融創新産品。

  四是抓好開放合作,園區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搭建全球科技園區交流合作平臺,高水準舉辦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在國際科技園及創新區域協會IASP2025年世界大會上發佈“中關村倡議”,提出建設創新、綠色、智慧、人文、開放園區理念,引發全球科技園區熱烈反響,促成63家中外科技園區及創新主體成功簽約,中關村特色園國際化水準進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推進中關村特色産業園建設,進一步擦亮中關村“金字招牌”,在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征程中挑大梁、做貢獻!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