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手術”讓老舊小區煥新顏

日期:2021-11-11 09:2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微手術”讓老舊小區煥新顏

小廣場的地面和井蓋上手繪有卡通圖案,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小廣場的地面和井蓋上手繪有卡通圖案,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家門口的一方空間,面積雖小,卻是居民活動最多的地方。2021年以來,大興區清源街道包括麗園社區在內的14個社區點位同時開啟“社區微更新”,居民參與方案評審,系列“微手術”讓越來越多的街巷邊角地、小區閒置地、零散騰退空間煥發新顏。

  廢棄水系景觀即將全新亮相

  “能不能把樓前廢棄水系改造下?”麗園社區B9號樓前的水系景觀已經荒廢多年,加上周圍沒有護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在4月份的居民議事會上,有人提出想法。

  “微更新”項目立刻啟動,通過與第三方公司溝通,社區制定了初步方案,並舉行議事會廣泛徵求居民意見,確定改造方向。

  “一有雨水就積水,還滋生蚊蠅,需要優化排水系統。”“這塊有座椅有樹蔭,本是乘涼消暑的地方,但是景觀廢棄後,安全隱患就顯現了,小孩子經常在這附近玩,很容易摔傷,周圍加個護欄吧。”“可以建一個時光走廊,貼上咱們的活動照片,展示咱居民的精神風貌。”議事會上,居民圍繞排水改造、景觀設置、硬體優化等方面貢獻了許多金點子,均被社區採納。

  “困擾咱們社區的老大難問題終於要解決了。”許多居民都看過效果圖,盼著不久後水系景觀揭開面紗。

  坑洼小廣場改造成兒童樂園

  彩虹新城社區28、29號樓之間有一個小廣場和一個L形的小花園。雖説是個廣場,但已閒置多年,只有7個孤零零的石墩立在那兒。而且,廣場路面有很多小坑,夏天積水,冬天積雪。上半年,社區召開了一場主題為“社區微更新”的議事會,小廣場改造的提議次數最多,改造就此展開。

  首先,凹陷區域被填平,設計師在小廣場的地面和井蓋上手繪上了米菲兔等卡通圖案,成為孩子的樂園。社區書記張愛蓮回憶,為了兼顧小廣場的實用性,還專門購置了一批凳子,方便居民休息。

  “小區人員構成多元化,居民互不熟悉,缺乏社區認同感。”張愛蓮説,通過改造,先讓孩子們聯繫在一起,進而撬動一個家庭。微更新不僅打造了社區的景點,還吸引居民從家中走出來,讓帶小孩的家長熟絡起來。

  昔日菜地變身網紅停車場

  平整的地磚,整齊劃一的停車線,墻上懸挂的文明交通提示語,還噴上了“歡迎回家”的暖心話,康順園社區曾經的“菜地”變成了大家愛光顧的網紅停車場。

  廢棄綠地怎麼改?一場議事會,居民定方向。由於社區建設之初規劃的停車位已不能滿足目前需求,好多住戶把車直接停到單元門口。大家決定將廢棄綠地改為停車場。

  9月初,停車位施劃完成。看到場地光禿禿的,9月17日,近40位社區居民對“微更新”的小停車場進行裝飾。大家選擇喜歡的圖案進行噴塗,還將廢舊輪胎改造成小花壇,居民親自種上花朵。如今,曾經的菜地變成了漂亮的停車場,地上噴塗的彩色圖案和文字也吸引了居民和到訪小區的人拍照打卡,小小停車場變成了網紅停車場。(任珊)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