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通州永順鎮建了一個全齡化體育公園
通州區永順鎮的果園村,這個成形於清代的村落裏有兩條路——果園路和果園大街。昔日這裡路面坑洼、圍墻老舊、私搭亂建、煙熏火燎等問題長期困擾着周邊居民,如今完全展露出新顏,在這個“背”和“小”處居然誕生了一片4000平方米的全齡化體育公園。在整治提升背街小巷的工作中,永順鎮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特色模式。
一個冬日清晨,記者來到這個剛開放的全齡化體育公園。公園用一條400米的紅藍相間環形塑膠跑道,將青年健身區、兒童娛樂區、籃球運動區和休憩交流區串聯起來,可滿足不同年齡段市民的健身需求。在籃球運動區,看到幾位正在打籃球的健身者。69歲的陳玉銀説:“這片體育公園給我們老年人帶來了健康,帶來了快樂,是政府給咱們辦的實事兒、好事兒,讓我們身心愉悅,提高了生活品質。”
説起這裡原來的樣子,陳玉銀説:“哎喲,別提了!原來這個地方臭氣熏天、雜草叢生,到了夏天一下雨,因為垃圾滿地,導致污水橫流,那種感覺太難受了。”如今,這裡完全換了新顏。陳玉銀説:“首先政府把環境整治美觀了,不搞商業開發,而是修建了體育公園,即便人們不打球,走一走塑膠步道,感覺也非常好。而且這裡的空氣也清新了,運動器材又多又正規,不僅是大人們鍛煉身體的好地方,也是孩子們的體育樂園,這給大家增添了快樂。”
永順鎮副處級調研員趙萬國表示,目前永順鎮17條背街小巷已經全部改造完畢,不僅改變了市民生活環境,更利用良好的環境給老百姓提供了強身健體的場所。他説:“果園村拆違後,永順鎮通過現場多方走訪調研、居民座談,盡可能滿足周邊老百姓休閒、交流、健身的切身訴求,從交通、綠化、市政設施、海綿城市、口袋公園等方面入手,以‘有古都風韻、有傳統情懷、有舒適的商業體驗、有多元生活的環境’為設計定位,以重塑商業界面、打造城市客廳、展現景觀文化、創造宜居空間為目標,滿足使用人群的行為及情感需求,感受北京傳統文化,打造情感式和體驗式花園街區。全齡化體育公園充分滿足不同年齡的百姓健身,也給老百姓在茶余飯後提供一處和諧的交流環境。”
體育公園建成之後,鎮裏更注重它的可持續發展。趙萬國介紹,鎮上有小巷管家負責監督和管理,同時聘請了第三方專業性公司來進行維護、保養,將體育公園裏的一切做成可持續發展的典範、模板,為以後類似的整治項目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