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養老中心 添千畝公園 設冷鏈基地 南郊農場植入城市服務新功能
體育館、兒童樂園、大尺度公園、養老照料中心、花園式高端冷鏈物流園……借助疏整促這趟快車,首農集團旗下的老牌農場——南郊農場騰籠換鳥,轉型成為城市服務的提供者,也讓城南大地和新國門周邊美起來、亮起來。
小公寓變養老照料中心
一路之隔是舊宮醫院,一墻之隔是碧海公園,還有回漢兩餐雙廚房——10月8日,廡殿路10號院的大興區舊宮鎮養老照料中心正式開門迎客,憑着這些亮點,不到兩個月,就引來80余位老人來此安家。
市屬國企疏整促,半數任務在首農食品集團,南郊農場更是疏解騰退大戶。騰退後的一部分場所,就成了老人們的“新家”。
小院裏,草坪綠植四季常青,假山流水點綴其間。溫暖舒適的房間中,家電設施一應俱全。公共空間配有棋牌書畫室、麻將桌、老年課堂,每週舉行的合唱、民樂表演,更是為養老照料中心帶來更多活力。
“跟過去比,那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廡殿路10號院屬於南郊農場泰宇物業,經理季林説,過去這裡是包租戶建的500余間小公寓,層層轉租後,大批小飯店、旅館、汽修、印刷廠、廣告公司、網吧、足療店在此聚集。無照經營、衛生臟亂、秩序混亂、消防設施配備嚴重不足,小公寓的安全隱患讓人揪心。
舊宮地區養老資源短缺。2018年10月底南郊農場清退小租戶後,就尋思着轉型養老。後來通過引入專業養老機構,經過一年的改造提升,昔日雜亂無章的小公寓、小作坊集中地,就變身成如今配套齊全的養老照料中心,成為舊宮地區養老項目的一處標誌。
“不光是附近老人,還有三分之一的老人是從城區的方莊、牛街過來的。”季林説,老人為農場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過去大院租金一年還不到30萬元,而今一下子翻了30倍。
西毓順添千畝公園
南郊農場始建於1949年,地處城南城鄉結合部,主要在南四環到南六環之間。上世紀80年代,當時為發展經濟,通過出租房屋土地引入工業,租戶很快建起成片的工業大院,出現不少“散亂污”企業。2015年,隨着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推進,老牌農場迎來轉型機遇。
城南的體育、文化和休閒設施存在明顯短板。南郊農場場長劉建波感嘆,疏整促為農場騰籠換鳥帶來機遇,植入更多都市服務功能正是新定位。在亦莊、舊宮吉成莊和種子站,南郊農場農管中心分別引進北京進化工場體育館、舊宮便民體育綜合區和維恩堡親子運動成長中心,這些體育休閒設施,可為居民提供籃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蹦床、馬術等活動場所。
紅星集體農莊裏,原有觀光采摘、農事體驗項目也隨之升級,增設水稻種植體驗區、戲水區、萌寵樂園等項目。成片的工業大院夷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25萬棵喬灌木、40余萬平方米的花卉草坪。西毓順公園是2019年北京市12項綠化重點工程之一,總佔地面積達1100畝,全部是南郊農場的疏解騰退用地。
截至目前,西毓順公園的主體工程已完成75%,公園內的樹林、綠地、花卉、湖山、水系、園路等設施景觀佈局錯落有致,已具雛形。來年開春完全建成後,公園將現綠樹掩映、鳥語花香、山水倒影的美景。
冷鏈基地保障300萬市民生鮮
緊鄰西毓順公園,在南五環飲鹿池橋附近,是南郊農場下屬的五環順通的物流園區。跟人們印象中雜亂的物流園區不同,這裡近年來種下3萬餘株鬱金香、9000多株月季,增綠2000余平方米,成為一片花園式物流園。
而在2017年以前,這裡還是一片佔地180畝的“散亂污”企業集聚地。園區內60多家小企業密密麻麻,服裝、汽修、機加工五花八門,導致園區環境雜亂無章。五環順通總經理王青林至今還清楚記得,當時騰退園區清理時,拉出去一百多車垃圾。
4萬多平方米的老舊廠房,經過一番改造升級,變身成為物流倉庫,其中1.8萬平方米升級成為現代智慧溫控冷庫,為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等餐企提供高端冷鏈物流服務。生鮮是近年來居民消費的亮點。今年2月,五環順通又對南郊農場下屬的中遠庫房升級,成為多溫度段冷鏈食品中心,主要存儲生鮮與蔬菜,成為北京市技術最先進的冷庫冷鏈供應保障中心。
晚上六七點,物流園區就開始繁忙起來,冷鏈物流車進進出出,將一車又一車的生鮮食材運往2000多個食品配送點位,從米、面、肉,到蛋、奶、果汁飲料,近5000個品種。王青林介紹,冷鏈庫和物美集團聯合,每天保障着京津冀區域約300萬市民、3000噸食品的供應。(孫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