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紅門批發市場疏解之後
臨近年底,本是服裝批發市場的旺季,喧囂擾攘了二十多年的大紅門卻挺安靜。大紅門,曾是北方地區最大的服裝、紡織品集散地,以木樨園橋為中心,輻射南苑鄉、和義街道、大紅門街道等街鄉,聚集着45家區域性批發市場、3.3萬家商戶、9萬餘名直接從業人員。鼎盛時期的大紅門,忙碌與喧囂之下,是環境雜亂、交通擁堵、周邊居民缺乏活動空間的尷尬。
2014年5月,大紅門拉開疏解大幕。四年多來,大紅門關停拆除37家,轉型升級8家,交通擁堵報警數下降79%,平均車速提高50%,刑事案件下降66%。
數據背後,是居民們真真切切的獲得感。連日來,在大紅門地區蹲點採訪,發現這裡由內而外發生了變化:批發市場沒了、黑車少了、無證無照攤點少了,與之相對,道路通了、美景多了、生活服務配套增加了,南中軸兩側15.6平方公里範圍內,1.37萬畝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展開藍圖……褪去批發集散地的外衣,大紅門正在向首都商務新區跨越。
留白增綠惠民生
冬日的周末,家住西羅園南裏小區的楊重燕帶着家人,來到了家門口的“合生廣場”休閒娛樂。這是南中軸路上的首家商業綜合體,位於木樨園橋西南角,三年前天雅國際服裝城關停後,這裡以“合生廣場”全新亮相。和西單、王府井所常見的商業綜合體類似,這裡不僅有大董烤鴨等品牌餐飲,金寶貝、灰姑娘等幼兒教育品牌,還有電影院、健身房,不少年輕人攜伴聚會,享受“吃喝玩樂一條龍”。
“孩子在‘金寶貝’輔導班四年了,頭一年,合生廣場沒建起來,我們每週末得奔海淀的‘金寶貝’去,來回倆小時,上課一小時,孩子累得都哭。”楊重燕説,批發市場關了以後,“金寶貝”開到了家門口,現在上課方便多了,上完課還能逛吃玩,很方便。
對大紅門珠江駿景小區的張勝才來説,合生廣場帶來的還有便捷的用餐服務。“以往逢年過節、周六日聚餐得到處找地兒,抱上小孫子,大晚上路邊等車,再奔好幾公里以外的北城、西城,折騰!”張勝才説,讓他更鬧心的是環境。“家門口全是批發市場,一個字——亂,出門就堵車,走路一不小心就踩上垃圾,家裏來個客人,都不好意思往這兒領。”
關停批發市場、轉型商業綜合體,只是大紅門批發市場業態轉型的嘗試之一。合生廣場往南四公里的和義五金機電城,原址已經拆平,綠色藍圖正在這裡鋪開。
和義五金機電城是大紅門地區疏解關停的首個大型市場,地處大紅門商圈南側,違建面積達2.3萬平方米,市場從業人員高達2000人,高峰期日客流量超過1萬人次。2016年,這裡完成關停,2018年7月啟動拆除。
11月16日,曾經連排的市場建築已經消失不見,原址全部拆平,苫蓋上了綠網。冬日藍天下,這裡視野開闊,還可遙望遠處的城市天際線。“下一步,這裡將結合南中軸規劃建設,為生態南中軸及南苑森林濕地公園‘留白增綠’。”和義街道相關負責人説。
更讓南城居民期待的是南苑萬畝濕地公園的規劃。45家批發市場的調整疏解,為南城“留白增綠”留出大片空間。與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北相對,15.6平方公里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正在建設中。2018年夏天,記者曾探訪南苑森林濕地公園核心區規劃地塊,登上高點俯瞰,周邊草木碧綠、連天遍野。作為遼金元明清五朝皇家苑囿的南苑,將構建以綠為體、林水相依的大尺度綠色生態空間,再現南苑濕地水網和“南囿秋風”歷史景觀。
“城市病”逐漸破解
去過大紅門的人都知道,這裡曾是大城市病的典型代表:人員密集、道路擁擠、環境臟亂。然而,隨着45家市場的疏解,飽受詬病的擁堵、臟亂、喧囂逐漸破解。
南苑路,大紅門知名的堵車一條街。這條路南北長6公里,北至木樨園橋,南到南苑東路西口,是南北通行的重要城市主幹道。11月16日的早高峰,記者乘車來到這裡,往日少説要走一個鐘頭的這條路,這天十分鐘就暢行而過了。
“以往,這大紅門的早高峰,簡直就是‘一鍋粥’。就説大紅門地鐵站的路口吧,大貨車、小汽車從四個方向湧來,‘蹦蹦’、三輪車、平板車貼着人就飛過去了,進貨的商戶拎着大包小包進進出出,紅燈沒個20分鐘根本過不去!”在南苑路上班五年的任先生對此感受頗深。他説,批發市場疏解帶來的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交通順暢了,“以前堵車根本沒個準兒,八點進去,十點都不一定出得來,現在嘿,松快多了。”
“過去,久敬莊公交車站早晚高峰站臺壓力很大,一到下班點兒站臺上滿滿都是人,有時候人多得都得站到主路上,提着大包小包進貨的,公交車還未進站人流就往前擁,我們看著都提心吊膽,生怕剮着、蹭着、傷着、碰着。”久敬莊站臺文明引導員林女士感慨,現在好了,久敬莊附近市場相繼關停,客流一下子少了,再也沒有人圍車的驚險場面。
除了交通,疏解後的環境提升也贏得百姓一致讚譽。2018年秋天,記者來到南苑鄉新宮大街,這裡道路寬敞筆直,路兩邊綠樹如蓋、綠草如茵,連綿起伏的草地上怪石橫臥、鮮花點綴;在路側的公園空地上,老人們在太空漫步機、肩關節康復器、跑步器等器械上健身聊天,孩子們在橡膠步道上歡樂奔跑,年輕人們圍坐在一起談天説地,儼然一個綠蔭花香環繞的市民客廳。
眼前清凈幽雅的新宮大街,讓人很難與一年多前臟亂擁堵的景象聯繫在一起。“這裡原先是聊城五金建材市場,又臟又亂。幾百米範圍內,能聚整合百上千個商戶,亂得進不了家,臟得沒地方下腳。”新宮村村民張茹意説,跟變魔術似的,市場疏解後就多了個城市氧吧,太驚喜了。
産業鏈隨之消解
如果説,交通、環境的改善是一眼可見的疏解成果,那麼,服裝加工、存儲、物流、住宿、餐飲等産業鏈的逐漸消解,便是大紅門45家市場疏解帶來的更深層次的變化。
在大紅門街道海戶屯小區旁,曾聚集着福成、天雅、新世紀等多家批發市場,多年以來,商戶們租下臨街的8號樓半地下室,開墻打洞搞起了門面房。“小店面綿延近一百米,無證無照餐飲、物流、服裝加工、批發商戶,什麼都有,油煙嗆人、噪音吵人,家裏窗戶都沒法開。”海戶屯小區一位居民説。2017年8月,大紅門街道聯合相關部門拆除這裡的520平方米違建,取締15家無證無照商戶。原來半地下的房屋結構恢復了,騰退空地重新鋪裝、種上了花卉綠植。
從南四環榴鄉橋向南拐入久敬莊路,道路越走越窄,一個丁字路口北側就是北京市精佳園機械廠的院門,也就是久敬莊57號院。記者曾三次來到這裡,前兩次探訪時,這段窄小的土路都堵成了死扣,大貨車、小汽車一輛接一輛,塵土飛揚。第三次是上周四,這裡開始了騰地鋪路,和以前判若兩地。
久敬莊57號院是大紅門地區最大的出租大院,這裡最早是一個機械廠,從2008年開始對外出租,承租人陸續建了大量違建。“裏頭共有5個大院,居住、生産、加工、庫房等業態並存,光出租公寓就有4000多套,住戶3341戶。主要聚集的是北方世貿國際鞋城、大紅門鞋城等批發市場的從業者。”和義街道辦事處主任張曉玲介紹。
2017年7月10日,豐台區正式啟動了對久敬莊57號院的拆除騰退,曾經連片的大院逐一被夷為平地。原址將納入本市統一規劃,為大紅門地區未來提升留白。同時,規劃中的通久路、天壇南路將在大院原址上鋪就,讓地區交通四通八達。“57號院拆了,對面樓盤的房租都漲了。以前,看房的人過來一瞧,看環境這麼差,大院兒這麼亂,轉身就走了。”中介張先生説。
三年多來,大紅門45家批發市場完成疏解,其中8家市場轉型升級為商業綜合體等,服務南城居民。如今,包含大紅門在內,永定門至南苑地區長約8公里範圍內將建設首都商務新區,空間載體以高端商務、文化、科技創新為主,建設職住均衡、服務優質、環境優美、智慧低碳的特色商務城區。(李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