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河流生命力 清河海淀段7家公園將一騎到底

日期:2024-11-15 09:3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清河兩岸綜合整治提升後,形成一個全新的濱水公園。

清河兩岸綜合整治提升後,形成一個全新的濱水公園。

多元的配套服務將公園文化融入公園生活。

多元的配套服務將公園文化融入公園生活。

  初冬的清晨,清河之洲公園早早地熱鬧起來。市民們有的慢跑,有的騎行,還有的在遛彎兒。剛送完孫女上學的張玲又來到河邊的棧道上練八段錦,“有水就有靈氣。這裡環境好,衛生也好,在這兒運動心情自然也好了。”

  在張玲的記憶裏,清河的水曾經是渾濁的,上面浮着爛草,還泛着白沫兒。如今,水清岸綠,成群的野鴨在河裏游弋嬉戲。

  清河,被譽為海淀“金腰帶”,全長23.6公里,其中海淀段長11.6公里。2020年,海淀區制定了清河兩岸綜合整治提升行動規劃,清河之洲成為整個行動的先行示範區。

  “治理前的清河是典型的兩面光河道,僅能滿足防洪排水功能,水生態狀況也比較差,難得的城市水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海淀市政集團公司公園運營專班副主任封蕾介紹,隨着沿河的棚戶區騰退,清河兩岸開始了綜合整治提升,整個河道左岸向北拓寬了十余米,河道與北側的公園同時進行生態治理,融合成一個長1.17公里、縱深260米、總面積25.73公頃的全新濱水公園。

  清河之洲公園自2023年10月1日正式開放以來,已經迎客超200萬人次。為何人氣這麼高?

  “因為我們活動空間多,配套服務豐富。”封蕾介紹,“之洲圖書館”內所有圖書均供市民游客免費翻閱;“之洲藝術廳”展出來自市民關於公園的攝影作品,吸引了大家駐足觀賞;河畔邊的下沉式空間“匯芳殘雪”舉辦“露天電影大放送”系列活動,每次座無虛席。公園的茶室、咖啡廳等經營空間內,推出了如“清河茶點”“桃花扇”冰淇淋等專屬清河之洲的特色産品,將公園文化融入公園生活。結合傳統文化、重要節氣等內容,園內還舉辦多場文化活動,持續提升公園煙火氣。

  不僅市民願意來,連小動物們也來“湊熱鬧”。2023年10月,從圓明園飛過來一對天鵝夫婦,在公園下了7顆蛋,現在有5隻小天鵝已經長大,偶爾能在園區裏看到它們的身影。目前已經有20多種野生鳥類在這裡停留或常住。

  清河之洲,僅僅是盤活海淀“金腰帶”的開始。封蕾透露,清河海淀段將建設7個大的景觀節點,從西往東依次是清河之源、清河之灣、清河之洲、清河之埠、清河之驛、清河之濱、清河之澳。“今年7月,清河之源公園也已建成開放,未來11.6公里的河流都將逐步實現綜合治理,沿河的7家公園也將串聯起來,配套濱水慢行系統,市民朋友可以一騎到底。”封蕾説。同時,河道還將提升帶動周邊的水務、園林、市政、城市更新綜合提升,激活海淀中部城市活力,達到“喚醒河流生命力,構築濱河新生活”的目標。(任珊)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