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積體電路設計創新 酒仙橋老廠房迎新生

日期:2022-03-27 08:09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瞄準積體電路設計創新 酒仙橋老廠房迎新生

  人車熙攘的酒仙橋地區,一座老廠房正悄然蛻變。經過改造,落戶老廠房的不再是轟鳴運轉的産線設備,而是一個個創新團隊。別看這些團隊人員規模不大,但每一個都迸發着不小的“創芯力”。如今,燕東微電子曾經的6寸晶圓製造廠正式變身電子城IC/PIC創新中心。園區重點瞄準積體電路設計産業,目前一期已改造完成,引入積體電路設計領域企業20余家,圍繞着晶片設計的上下游生態正逐步形成。

  老廠房從制芯轉型“創芯”

  2019年,出於疏解和擴大産能需求,燕東微電子重新進行産線佈局,原來位於酒仙橋地區的6寸晶圓製造廠房閒置出來。“騰籠”之後要引來什麼樣的“金鳳凰”?牽頭負責老廠房改造運營的北京電子城高科技集團瞄準了積體電路設計産業。

  近年來,隨着資訊技術、人工智慧産業發展,培育我國獨立自主的積體電路産業需求格外迫切。電子城IC/PIC創新中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2020年,園區正式啟動了改造。為了讓老廠房能夠更適應創新團隊的需要,在保有原來建築風格的基礎上,一些層高較高、開闊的老廠房被精心設計為錯落有致的小型辦公空間,適合人數較少的初創團隊。

  “老廠房留下的空間,正好給我們的硅光實驗平臺提供一個中試的場景。”從事光學計算晶片領域的光子算數(北京)科技公司創始人白冰一眼相中了改造後的創新中心,計劃租下老廠房用於晶圓製造,把這裡打造成一個硅光測試實驗室,用於建設從硅光晶片到硅光模組的全流程、標準化封測平臺。

  科學服務磁石引“鳳”來

  目前,園區內最大的廠房被改造成了極具現代科技風的“眾創空間”,吸引了多家積體電路設計企業落戶。除了通透現代的辦公環境,園區能提供的專業科學服務是吸引這些初創企業落戶的磁石。

  皓駿科技是一家從事音頻晶片設計的初創公司,別看公司目前只有5個人,但2022年創造的營業收入預計將突破1000萬元。公司總經理朱佳輝介紹:“我們主要是做麥克風晶片,應用領域包括TWS耳機、手機、筆記型電腦等。相比目前市場上的這類晶片,我們的優勢是晶片抗干擾性更好,出現靜電等干擾因素後,通話也能夠保持清晰。”

  談到選擇落戶創新中心的原因,朱佳輝坦言是看中了園區的專業性。“像我們這樣的初創公司,沒有實力去購買驗證機器等昂貴設備,但園區會建立統一的科研服務實驗室,給我們提供算力、驗證、小規模試製等服務。”

  同樣是看中園區的專業服務能力,眸星科技技術總監李芳博士也將公司落戶到了園區。這家公司聚焦V-PNT晶片以及當下非常火熱的自動駕駛晶片設計。“現在的自動駕駛技術基本是車企各自為戰,但是我們希望能做一款能夠適配多種設備終端的晶片。”李芳説,這款晶片還將整合衛星定位、圖像識別、慣性導航等多重技術,通過圖像識別解決全域無縫導航定位等難點。

  園內培育活力“創芯生態圈”

  除了晶片設計企業,圍繞着這一産業的上下游企業也是園區關注的引入對象,為的是培育起一個“創芯生態圈”,讓企業之間能夠相互聯動,打造一個更加有活力、有溫度的園區。

  近期,落戶創新中心的芯華章發佈了多款軟體新品,為晶片設計企業打造全面數字驗證解決方案。這家公司瞄準的是EDA(積體電路設計工具)智慧軟體和系統領域。公司總經理丁爽説,目前EDA工具的自主可控越發重要,公司希望能夠補足這一短板,打造可以比肩國際一流水準的國産EDA軟體系統。

  “把芯華章引入到園區,是為了讓園區能夠形成晶片設計的産業生態,企業間互相聯動,共同發展。”負責運營園區的北京電子城積體電路設計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蘭文麗説,運營團隊有多年深耕積體電路領域的經驗,也將為入駐企業提供最需要的專業服務。

  蘭文麗介紹,電子城高科聯合中關村芯園、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中科微知識産權服務等單位共同為園區企業發起成立産業服務平臺,目前正在搭建研發服務中心,將為入駐企業提供晶片設計軟體、高密算力、晶片驗證等服務。“這些對於初創企業來説難以負荷的投入,由我們來做,然後以共用形式讓企業以低成本使用。而像芯華章這樣的産業上游企業,則可以將自主研發的EDA工具放到平臺,從而觸達更多用戶。”蘭文麗表示,將推動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從而加快構建上下游産業鏈、供應鏈一體化的産業生態體系。(趙語涵)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