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建項目
近日,市發展改革委亮出上半年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成績單。其中,市民關心的養老問題上,今年上半年就提前完成了全年300個養老助餐點建設任務,並持續增強養老助餐服務可持續運營能力。
東城區東華門街道,一家“爸媽食堂”的員工為老人盛飯。(李欣 攝)
每年列出的專項任務也是一份民生實事清單,關注着百姓的“吃穿住行”——
市民期待吃得放心、逛得舒心。上半年,本市提前完成全年300個養老助餐點建設任務,推動中心城區符合條件的51家養老驛站轉型升級為可市場化運營的社區餐廳,增強養老助餐服務可持續運營能力;西直門商圈、懷柔新城商圈、平谷萬德福商圈等實現“煥新”升級,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55個。
百姓盼著居住環境的改善。東城望壇棚改項目1300余戶居民實現回遷安置;300余處地下空間(人防工程)完成功能性恢復與再利用,其中24處用於建設社區活動中心、物資儲備等便民設施。
交通出行備受關注。上半年,結合老舊廠房和低效樓宇改造、街區更新等深入挖掘新建停車設施潛力空間,中心城區通過新建和錯時共用新增停車位1.4萬個。“北京靜態交通共用停車”微信小程式上線,居民可通過線上平臺根據需要線上辦理共用停車服務。海淀區創業路、通州區臺湖西路完成綠化補植、路面修復等綜合治理提升,為市民營造出行更方便、環境更宜人的城市空間。
北京站是不少外地旅客進京後“第一站”。這兩年,北京站地區年年都有新變化。在去年通過清臟、治亂初步實現亮出來、靚起來的基礎上,今年北京站及周邊拆墻透景,優化整合廣場警務設施4處,重新鋪裝廣場地面4027平方米,精美大氣的北京站全貌驚艷亮相,“中華第一站”與長安街景交相輝映,旅客出站一眼就能望到長安街。
城市治理難題破解,加速釋放發展潛力。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治理違法建設1095萬平方米、騰退土地787公頃;整治城市傢具約3.9萬處;加強街面交通秩序治理,161個重點路口非機動車和行人違法率實現下降;佔道經營按照“動態清零”工作思路,“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有效遏制夏季佔道經營問題反彈。
北京藝術中心北側地塊,過去是一片荒地。今年在實施“揭網見綠”後,這裡已經長成了綠油油的草地,狗尾草、苜蓿點綴其間,成為深受游客們喜愛的網紅打卡地。
上半年,本市持續夯實城市綠色基底,利用拆違騰退土地實施留白增綠214.76公頃,對一年內無利用計劃的苫蓋綠網地塊開展“揭網見綠”506.81公頃。同時,統籌抓好治理類街鄉鎮“硬設施”和“軟治理”能力雙提升,445項年度治理任務整體進度達到59.3%,其中59項已全部完成,房山沁馥家園小區臨電改造等一批難點問題得到解決。
相關負責人説,下半年,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將堅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持之以恒推進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全面提升城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