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認識北京城市治理“新名詞”

日期:2023-12-18 17:58    來源: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分享:
字號:        
  • 白塔寺會客廳外景
  • 白塔寺會客廳外景

  新的一週,雪霽天晴,在景山公園觀德殿內,關於北京十年變遷的疏整促成果展仍在火熱繼續~

  十年間,一批契合首都發展的城市治理典型案例涌現,也帶火了一些城市治理“新名詞”。讓我們跟隨着“名詞解釋”雲逛展覽,看北京如何推進城市“內外兼修”“塑形鑄魂”~

  城市會客廳

  內涵:城市會客廳,是將城市公共空間打造成市民和八方來客共用休閒時光的場所。

  案例:白塔寺會客廳

  位於西城區宮門口東岔81號的白塔寺會客廳,就是一處街區整理後再設計、實現轉型升級的典範,一種新型的鄰里關係在這裡被成功營造。

白塔寺會客廳外景

白塔寺會客廳外景

  會客廳依託一座老北京風格的兩層小樓而建,一層的臨街外立面,裝着黑色框的玻璃門窗,兩盞大紅燈籠高高挂起,傳遞着喜慶的氣氛。居民們把家裏的老物件全都拿到了這裡,時光仿佛又回到了過去,到處充滿着溫馨的鄉愁。

  城市傢具

  內涵:城市公共設施又被稱為“城市傢具”,包括護圍欄設施、廢物箱、行人導引類指示牌、公交車站設施(含站牌和候車亭)、郵政設施(含郵筒和報刊亭)、公用電話亭、自行車存車設施、座椅等。

  案例:東城區崇雍大街實現“多桿合一”

  一條崇雍街,千年北京城。2021年,經過綜合性改造,崇雍大街新裝亮相,再現“文風、京韻、大市、銀街”。在改造過程中,雍和宮大街採用了“多桿合一、一桿一設、多箱並集”的技術手段,原本分屬13個部門的路燈、監控、指示牌等223根桿被調整為77根綜合桿,成為北京市“多桿合一”的示範樣板。

東城區崇雍大街實現“多桿合一”

東城區崇雍大街實現“多桿合一”

  城市大腦

  內涵:城市大腦是城市智慧的承載體,承載着城市智慧的發生、輸出、連接及作業系統等功能,能夠輸出高效的城市級運作管理智慧解決方案,讓城市更“聰明”。

  案例:海淀城市大腦

  2020年7月,海淀區首個“城市大腦樣板間”對外開放,展示了環衛、工地、建築、渣土車治理等四個城市管理場景,展現不斷提高的管理智慧化水準。

  2023年6月,海淀城市大腦2.0階段十大應用場景需求面向社會發佈。目前,涵蓋城市管理、城市交通、生態環保、公共安全四大領域,已建設接訴即辦、重點車輛、大城管、氣象監測、市容環衛等60余個城市治理應用場景,助力海淀地區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

海淀城市大腦運作場景

海淀城市大腦運作場景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