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疏整促的北京演算法
“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是北京市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近十年來,交出了一份成效滿滿的“成績單”——
動批“蝶變”金科新區;
大紅門服裝城變身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
發展老年餐桌1400余個;
利用拆違騰退空間實施綠化超過9200公頃……
這樣的成績是如何取得的?面對超大城市治理這項“大考”,北京如何“應答”?今天跟上發改君一起在“加減乘除”之間,揭秘疏整促的“北京演算法”。
加法
精選“白菜心”,老舊産業空間實現“騰籠換鳥”。作為大紅門地區疏解騰退空間高效再利用的代表性項目,大紅門服裝城變身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這裡將打造新一代資訊技術、文化數字貿易和科技服務等業態集聚的新型園區。目前一期已經建成,二期計劃2023年年底完工。
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
加休閒空間
通過小微空間改造,北京市打造了大量百姓身邊的休閒空間,實現了市民“閒而可休”。北太平莊街道通過改造舊車棚、增設停車位、廊架補綠化、樹下增座椅等方式,將紅聯村3號樓前狹窄凌亂的場地變成可遛彎兒可閒聊的“咱家小院兒”。花園路街道為居民打造了開闊的花園小廣場,這裡不僅有橘色的弧形涼亭,還增設了彩色塑膠步道和兒童滑梯,營造出一片悠閒的場景。
加百姓幸福感
“留白增綠”讓市民盡享“綠色福利”。截至2023年初,北京擁有城市休閒公園、城市森林、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等各類公園1050個。
溫榆河公園
減法
推動核心區平房院落申請式退租和住宿業轉型升級,改善居民生活品質,推動老城新貌再展芳華。實現整治型拆違向規劃引領精細化治違轉變。2014年以來,全市累計拆除違法建設超2億平方米,9個區建成基本無違法建設區。
菜西片區培育衚同
乘法
“舉一反三”
黨建引領下,通過一個問題的解決,帶動一類問題的解決。
“凝心聚力”
使矛盾從無解到有解到多解。
“搭建平臺”
發揮黨建引領、協調四方的關鍵作用,找到各方利益共同點,推動問題最終解決。
朝陽區大屯街道協調議事
除法
為超大城市治理龐雜的工作做“除法”,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使整體工作系統整合,化繁為簡,協同推進,對重難點問題攻堅突破,啃下一批硬骨頭,有效提升人居環境和城市品質。
每年,疏整促專項行動都會具體分解為數十項具體任務,針對違法建設、無證無照經營和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等方面進行專項治理,通過一項項“小”的積累,匯聚成人民滿意度不斷提高的閃亮“大”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