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副中心鍛壓機床廠變“不設圍墻”文創園
轟鳴忙碌的生産線停歇後,高大老舊的廠房何去何從?位於城市副中心新華大街上的北人集團鍛壓機床老廠即將華麗蛻變。6月23日從北京文投集團文心基金公司獲悉,曾經的鍛壓機床老廠將變身“北人文心Róng文化創意園”。園區預計2021年上半年完成改造,成為集文創産業、文化設施、便民商業、政務服務等多項功能於一體的開放式園區,打造“不設圍墻”的老舊廠房更新範本。
北京鍛壓機床廠建於上世紀50年代,後併入北人集團,曾經是機械工業部全國21家鍛壓機床製造重點企業之一。巔峰時期,這家工廠年産1000台套單雙色膠印機,工業總産值超過2億元。但近年來,隨着非首都功能疏解,曾經繁忙的生産線歸於沉寂,高大的廠房車間外墻佈滿爬山虎,流露出歷經滄桑的歲月感。
“像這樣佈滿爬山虎的老廠房,在北京已不多見,這樣的特色,以及老廠房的外觀,我們都會在後續改造中有所保留,留下一個時代的記憶。”穿行在園區一棟棟高大開闊的老廠房之間,改造項目的規劃設計人員表示,改造後園區將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打造可供文化及文化融合類企業落戶的創意空間,一部分用於建設文化劇場、幼兒園、養老機構等便民設施,還有一部分承接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落戶。
“鍛壓機床的生産裝備體量很大,廠房普遍高大開闊,最高單層層高近20米,可改造的空間很大。”項目設計負責人表示,未來會針對不同文化企業需求,為其量身定制辦公空間。“例如影視拍攝類的企業,可能會喜歡挑空較高的空間,那就保留老廠房層高;有的企業不需要那麼高的層高,我們會在老廠房內做隔層,增加辦公面積。”
除了企業辦公空間,未來園區還將向周邊市民開放。廠區內,一處曾經的食堂將變身文化劇場,可承接觀眾在500人左右的中小型文化演出。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充分徵求周邊居民意見後作出的決定。“我們給周邊居民發放了調查問卷,在最希望補充的配套設施中,文化劇場高票當選。”此外,園區內還將配套建設周邊居民需求度較高的幼兒園、養老設施、綠心小廣場、24小時書店、便民商業等。
“北人文心Róng文化創意園”項目緊鄰城市副中心新華大街以及運河商務區,佔地面積約12.24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的老廠區目前通過評審,正式列入北京市老舊廠房改造首批試點項目。目前項目基本完成騰退、測繪、地勘、結構鑒定等工作,預計下半年開始改造,改造期約為9個月,力爭2021年上半年園區投入試運營。(趙語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