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至7月,中共北京市委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和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共同主辦北京市機關第五屆青年技能大賽“青春心向黨——紅色教育基地代言人”宣講能力競賽。
欄目組從這項比賽中的43個單位,82位選手中,選出9名優秀選手做客《青年説》直播間,結合宣講內容,講述北京紅色基地背後的歷史故事,展現紅色機關公務青年昂揚向上的工作激情和青春奮鬥的正能量。
王雙國
王雙國,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機關團委委員,主要從事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曾獲全國檢察宣傳先進個人。工作中,堅持發揮青年人的激情和智慧,從一名檢察新兵成長為公益訴訟業務骨幹,把京檢青年理想與活力融入到首都檢察高品質發展中。
李爽
李爽,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書記員、機關團委委員,目前在政治部宣傳教育處工作。擔任首都檢察陳列館、北京檢察首創專題展講解員。並參與拍攝檢察院“以案説法紀”相關視頻等工作。
本期推薦的紅色教育基地是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前趙家樓衚同1號的“五四運動火燒趙家樓遺址”。1919年這裡曾發生過震驚中外的“火燒趙家樓”事件,當時的愛國學生因不滿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不滿將一戰時期德國租借山東半島的權利交換給日本,於是愛國學生一把火燒了曹汝霖個人官邸“趙家樓”,成功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時過境遷,曾經的趙家舊宅雖已被拆除,但遺址處新建的“趙家樓飯店”也不乏五四”運動和火燒趙家樓相關的歷史資料記載。
王雙國在節目中為我們分享了他總結的紅色打卡線路:北大紅樓——天安門——東交民巷——火燒趙家樓遺址。
第一站:北大紅樓,現在叫“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五四運動中,那份著名的傳單《北京學界全體宣言》就是在這裡起草的。這裡是中國近代史上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進步思想的重要場所。
第二站:天安門,1919年五四當天,3000多名學生聚集在天安門,他們站在廣場上發表演説,呼喚全體國民站起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第三站:東交民巷,雖然在五四運動的事件中,東交民巷只是一個過渡,與之後火燒趙家樓相比,它不過是幕間休息。但在一百多年前,這裡的西方各國的使團籌謀着各種對華政策,以各種方式左右着中國的政局。
第四站:火燒趙家樓遺址,趙家樓的烈火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軍閥政府也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罷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
王雙國説:“屈辱的歷史早已變成過去,但是1919年的吶喊並不遙遠。那些青春的面龐,帶領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偉大社會革命運動。今天,我們重新走進趙家樓,想像上千人圍堵趙家樓的場景,重新感受當年的“五四風雷”,體會革命先輩的革命故事,發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五四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李爽在節目中為我們分享了“火燒趙家樓”事件中的代表人物:匡互生的故事。
匡互生:字人俊,號務遜,湖南邵陽人,五四運動時為北京高等師範學校(現北京師範大學)數理部四年級學生,主張以暴力懲辦國賊,畢業後一直從事教育工作。
1919年5月4日當天游行的隊伍浩浩蕩蕩地來到了趙家樓衚同,卻發現曹宅大門早已緊閉,盛怒之下的學生將旗子擲向院內,高喊 “賣國賊曹汝霖快出來”。學生們的情緒越來越激昂,但無法衝進門去。匡互生心急如焚,這時,他發現大門右側有一個窗戶,他以少年時代練就的武功,縱身躍上窗臺,一拳將窗戶玻璃擊得粉碎,後一躍而入,隨後匡互生迅速將笨重的大門打開,愛國青年才得以一擁而入。而且,第一個點燃趙家樓烈火的愛國學生也是匡互生。
他們是這樣評價匡互生的
巴金著文稱:“一位有理想、有幹勁、為國為民的教育家”,“我把他當作照亮我前進道路的一盞燈。”
朱自清在《哀互生》一文中寫道:“互生最叫我們記念的是他做人的態度。他本是一副銅筋鐵骨,黑皮膚襯着那一套大布之衣,看去像個鄉下人。他心裏那一團火,是熱,是力,是光。”
五四運動火燒趙家樓遺址
地址:東城區前趙家樓衚同1號
開放時間:9:00-16:00(節假日除外)
門票:免費(集體參觀需提前預約)
預約電話:651277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