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岳巧雲:接過父輩大旗 紮根現代農業

日期:2023-03-02 09:0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岳巧雲:接過父輩大旗 紮根現代農業

  “我是紮根農村的基層代表,如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是我考慮最多的問題。”6年前,岳巧雲是返鄉創業的新農人,6年後,她已成為國家級示範社——平谷區綠農興雲果品産銷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不僅建起了智慧農園,還將平谷大桃搬上了電商平臺,帶領果農共同致富。如今當選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岳巧雲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是基層農業工作者,來自人民,更要服務人民,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言發聲。”

  80後的岳巧雲是地道的平谷人,這裡大部分桃農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種桃,上學之餘跟着父母摘桃、賣桃是岳巧雲記憶裏童年的主旋律。

  隨着網際網路經濟的蓬勃發展,傳統的産銷模式逐漸成為平谷大桃産業發展的短板。大學畢業後在城市裏做了十多年白領的岳巧雲注意到了家鄉的變化,和父親一起種桃的鄉親們大多已過花甲之年,不嫁接網際網路基因,不依靠科技力量,大桃銷售的瓶頸很難突破。自己有知識、也有幹勁,岳巧雲覺得,“該我們這一代人回去接班了。”

  依託成立的果品産銷合作社,岳巧雲在平谷區北店村建設了200畝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5000畝綠色大桃産業基地,同時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聯合十里八鄉的桃農們一起通過電商直播賣桃,走上了規模化種植、高效化生産、多樣化經營的現代農業之路。隨着政府為合作社與物流企業之間搭起合作平臺,在平谷區“網際網路+農産品”産業扶持計劃的幫扶下,2022年合作社助力果農增收2500萬元。

  “推動鄉村振興、幫農民增收致富,就要錨定農業農村現代化,讓科技真正賦能田間地頭。”岳巧雲深知科技創新之於農業發展的意義。

  為了在即將召開的全國人代會上提出有分量的議案建議,她在總結自身經驗、對相關涉農産業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建議繼續優化涉農補貼政策,增強農民“活血造血”能力,通過試驗、示範、培訓、指導以及諮詢服務等,把現代智慧農業技術應用於農業生産産前、産中、産後全部過程。“要讓智慧裝備設備能下地、能服務,同時通過5G、電商銷售、線上推廣等多渠道,讓農民和客戶之間形成黏性,建立貨物流通關係,促進農業全産業鏈發展,真正讓科技助農增收。”

  同時,岳巧雲希望更多專業物流企業進入鄉村,設立長期固定的物流發貨集散點,實現農産品流通“降本增效”,為田間地頭的農産品打開“雲銷路”。

  “認真行使權利是本職,反映民意是盡職,做好黨和國家機關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是天職。”岳巧雲説,當初回鄉創業是為了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如今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更要當好農民的“代言人”,與大家共同沿着現代高效農業這條路走下去。(高枝)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