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奧高山滑雪女子滑降-坐姿

日期:2021-12-28 16:04    來源: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

分享:
字號:        

  作者:趙立民、李曉碩

  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

  殘疾人滑雪運動,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涌現了一批熱愛滑雪運動的受傷的退伍軍人,逐漸發展至1948年,出現了第一條可供殘疾人士滑雪的路線,1976年第一屆瑞典恩舍爾茲維克冬殘奧會上,高山滑雪就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在之後的每屆冬殘奧會上都有設項目。

  高山滑雪運動將速度與技巧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殘疾人滑雪更是考驗了運動員的上肢力量與平衡性,象徵了力量與優雅的交融。一直以來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殘疾人高山滑雪運動這個項目特點是技術與競速結合的一個項目,所以最終的得分,是按滑行時間計算的。

  參加殘疾人高山滑雪的一般有脊髓損傷、腦癱、截肢和視力障礙等身體缺陷的運動員組成,男女均可參賽,根據自身的殘疾類別,運動員可選擇參加站姿、坐姿和視力殘疾三種殘疾類別的比賽。每個類別中,不同殘疾程度的運動員,必須共同進行比賽,比賽結果由特定的計算系統判定。高山滑雪運動員的比賽器材包括雪板、雪仗、雪鞋、頭盔、風鏡等,以及殘疾人運動員在賽場上可以使用的特殊的輔助器材,如滑雪座、保護裝置、假肢等,另外,坐姿運動員及單下肢殘疾類別運動員,所使用的雪仗也不同於普通雪仗,殘疾人高山滑雪運動分為5個分項,回轉、大回轉、超級大回轉、滑降及全能,各個分項對場地的要求並不相同,主要體現起點與終點的垂直高差,和棋門數量與設置差異,在高山滑雪的回轉比賽中,運動員需在同一天,與兩條不同賽道分別滑下。兩次成績相加後,同一級別中用時少者排名在前,高山滑雪場地依山而建,回轉比賽場地高度差為140米,至220米,棋門數量為場地高度差的30%至35%。

  運動員分級是殘疾人體育特有的內容,也是區別於健全人體育的主要特徵,分級工作是為了保證不同殘疾程度的運動員,能夠更加安全、公平的進行比賽。殘疾人運動員將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從醫學診斷和功能評估兩個方面,評定為不同的參賽級別,高山滑雪的分級為站姿、坐姿和視力殘疾三大組別。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趙立民、李曉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