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天宇
單位: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
大家好,我叫趙天宇,來自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遙想2008年在念大學的我,有幸成為了北京奧運會的賽會志願者,親身參與了奧運會的賽場服務,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北京歡迎您”、感受到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現在作為首都民政戰線的一名青年人以冰雪文化介紹人的身份,參與到宣傳北京冬奧會、北京冬殘奧會中,我很興奮,也感到很榮幸。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比賽項目是“殘奧高山滑雪女子滑降-站姿”。
一、殘奧會由來、價值觀傳遞
我先向大家介紹下冬殘奧會,全稱冬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冬季運動會的一種,參加運動員為殘障人士。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許多受傷的士兵和普通人試圖重新參加滑雪活動,殘疾人冬季體育運動逐漸發展起來,1976年在瑞典恩舍爾茲維克舉辦了第一屆冬殘奧會,截止至2018年已累計舉辦過12屆,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將是第13屆。
殘奧會的願景是想通過殘奧運動構建包容性世界。這也是我選擇介紹冬殘奧會比賽項目的初衷,作為首都社會建設戰線的年輕人,我願意也有責任呼籲全社會給予殘障人士、殘疾運動員們更多地關心、更多地關注、更多地關愛。殘奧的核心價值觀是對世界傳遞殘疾人運動員的勇氣,他們在身體極限的考驗下熱情地擁抱體育運動;傳遞殘疾人運動員堅強剛毅的性格,他們通過非凡的意志力、體能和技能在比賽中不斷突破;傳遞殘疾人運動員的榜樣作用,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激勵更多人參與體育事業;傳遞殘疾人運動員通過體育挑戰陳舊的觀念,改變大眾對殘疾人的態度,增加社會的包容性。我想這些才是殘疾人奧運會的魅力所在。
二、中國冬殘奧現狀
目前相對其他國家,中國的殘疾人冬季運動起步較晚,在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季殘奧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首次參賽。殘奧運動員最初還不到50人,參加的大項只有兩個,沒有獲得獎牌,到現在冬殘奧運動員已經發展到上千人,參加的項目拓展到全覆蓋,先後獲得了38枚獎牌。其中,2018年,在南韓平昌冬殘奧會上,中國輪椅冰壺隊獲得了一枚寶貴的金牌,實現了中國冬殘奧金牌零的突破。
現在中國體育冬季項目運動隊準備向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獎牌發起衝擊,此次我們的奧運健兒將覆蓋所有比賽大項。
三、比賽項目由來、場地、規則介紹
今天我給大家着重介紹的比賽項目是殘奧高山滑雪女子滑降-站姿。介紹滑降項目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下,高山滑雪這個大項的歷史和由來。高山滑雪起源於歐洲,又稱阿爾卑斯滑雪。高山滑雪是在越野滑雪基礎上逐步形成的,與其他起源於歐洲的冰上運動類似,它也是由原始狩獵演變而來,並逐漸成為一種交通方式在北歐流行開來。1936年第四屆冬奧會高山滑雪被列為比賽項目。而殘奧高山滑雪則起源於二戰後歐洲一些下肢殘疾軍人在康復鍛煉中借助拐杖滑雪的方式慢慢演變而來,1976年第一屆冬殘奧會就有此項目,是冬殘奧會的傳統比賽項目。
2022年冬殘奧會高山滑雪滑降項目將在延慶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舉辦。賽場設有7條賽道,滑降賽道是7條賽道中最高、落差最大的賽道,海拔落差450-800米。高山滑雪主要分速度系列和技術系列兩部分,速降就屬於速度系列,比賽按一次滑行成績決出名次。
殘奧高山滑雪滑降項目站姿的殘疾人運動員即單下肢運動員,使用單雪板加助滑器或佩戴假肢使用雙雪板參加比賽。比賽中殘疾人運動員可以通過滑雪杖來增加速度並控制平衡,殘疾人運動員最高時速可達130公里。滑降項目一般採用彎曲滑雪杖,當然這些雪仗都是特製的,需結合殘疾人運動員的殘疾程度而定。
比賽時殘疾人運動員需要盡可能的減少風的阻力,在速度快、彎道多的賽道上,利用轉彎技巧,以本人最快的速度速降到終點。若雪板出現大角度掃雪動作,滑行速度會被嚴重降低。比賽以完成滑行的時間乘以相應分級系數決定名次,中國殘疾人高山滑雪隊的運動員們正在積極備賽,讓我們期待他們的好成績。
2020年至2021年面對新冠疫情,祖國用艱苦卓絕的努力書寫了“抗疫篇章”,向世界交出了滿意答卷。2022年祖國將張開懷抱,擁抱世界友人的到來,“一起向未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主題口號)。作為“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的青年人,作為首都社會建設民生兜底保障工作的年輕人,作為新時代下的青年幹部,我們將在本職崗位上發揮青年人的優勢,為冬奧、冬殘奧的召開貢獻青春力量。中國加油!中國奧運健兒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