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

日期:2021-12-28 17:09    來源:市民族宗教委

分享:
字號:        

  作者:劉一凱、朱曼寧、何丹

  單位:市民族宗教委

  單板滑雪大跳臺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體育項目之一。簡稱單板滑雪。

  一、歷史與起源

  1、跳臺滑雪

  滑雪大跳臺起源於挪威的兩位農民,他們在挪威的克裏斯蒂安尼亞鎮舉辦的世界首屆滑雪比賽中,為了博得眾人一笑,橫空飛越了一座大的雪臺,震驚了全世界,人們稱此為Big Air。這也就是現在大跳臺的雛形,單板跳臺則是其中之一。

  大跳臺在2003年的X Games和國際雪聯單板世錦賽正式成為競技體育項目。難度成倍提高的同時,帶來更大的發揮空間。足夠的高度和速度足以讓人完成更誇張的轉體動作,想像力和創造力就在此地無限的蔓延下去。

  2、單板滑雪

  單板滑雪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美國,其産生與沖浪運動有關。舍曼·波潘1965年把兩個滑雪板綁在一起,偶然中就創造了兩腳踩踏在一整塊板上的新「滑雪板」。1981年,第一場單板滑雪正式比賽在美國科羅拉多舉行,1990年成立國際滑板滑雪聯合會(ISF),1993年起舉辦世界錦標賽,1998年被列入第18屆日本長野冬奧會,設男、女大回轉和U型池比賽項目。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平行大回轉取代了個人大回轉項目。2006年都靈冬季奧運會增設單板滑雪越野賽。

  單板滑雪大跳臺是一項全新的冬奧會項目,2018年首次出現在冬奧會的舞臺。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將會是雙板滑雪大跳臺的首次登陸。

  二、比賽規則

  大跳臺場地分為助滑區、起跳臺、着陸坡和終點區域四個部分。一般起跳臺高40米,雪道長138米,寬8米。

  單板滑雪大跳臺依據四個標準打分,即難度(Difficulty)、完成度(Execution)、高度(Amplitude)、落地(Landing)。資格賽分組進行兩輪,決賽則有三輪,均取最好的兩輪成績疊加進行排名。比賽有6名打分裁判,以100分滿分制對以上四個標準進行評分,排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後,計算剩餘的平均分。

  三、評分參考:

  高度:並不是越高越好;要看起跳的爆發力是否足夠,看飛行的拋物線是否優美等;

  難度:不只是轉體周數;反腳起跳、外轉或者內轉、抓板位置等;

  表現:從起跳到落地,應當始終展現控制力,動作穩定、流暢,一氣呵成;

  落地:手觸地、動作不穩、調整方向、身體觸雪等都會扣除一定分數。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劉一凱、朱曼寧、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