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滑雪男子50公里集體出發(自由技術)

日期:2021-12-28 15:20    來源: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分享:
字號:        

  作者:孫夢青

  單位:市一中院

  1.歷史及發展

  越野滑雪是世界運動史上最古老的項目之一,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5000年前。越野滑雪起源於挪威,作為人們在寒冬中出行的一種可靠方式,逐漸傳播到斯堪的納維亞和俄羅斯。

  早在1924年第一屆法國夏慕尼冬奧會,越野滑雪就作為最早的八個正式項目之一齣現在了奧運賽場(其他七項分別是雪車、冰壺、冰球、花樣滑冰、速度滑冰、北歐兩項和跳臺滑雪),但當時只包括18公里和50公里兩個組別,並且只允許男子選手參加比賽。1936年第4屆德國加米施—帕滕基興冬奧會增加了男子4x10公里接力賽,直到1952年第6屆的挪威奧斯陸冬奧會,女子項目才終於被列入進來。

  我國於1980年首次參加冬奧會,在1992年第十六屆法國阿爾貝維爾冬奧會上共獲得三枚銀牌,實現了冬奧會獎牌的零突破。

  2.越野比賽場地

  越野比賽線路設計,要求上坡、下坡和平地各約佔1/3。

  越野滑雪的比賽場地主要分為四個區域,分別是起點區、終點區、交換雪具區以及換雪板區。

  起點區位於比賽場地的前50米,設置長廊和傳統賽道;終點區位於比賽場地的最後50—100米,由長廊分隔並用彩色標記;交換雪具區設置在平整或均勻升起的平滑地面,需要有足夠的空間,並且標記清晰;換雪板區須設置成可以讓運動員存放帶有號碼簿的雪具的樣式,並且出口不干擾其他運動員。除此之外,越野滑雪場地通常還設有主看區、計時區、攝像區、給養區、休息區、公共區等區域。

  3.技術規則

  (1)滑雪技術

  越野滑雪比賽涉及到兩種技術規則:傳統技術和自由技術。

  傳統技術包括交替滑行、雙杖推撐滑行、無滑行階段的八字踏步、滑降以及轉彎技術。不允許有雙腳或單腳的蹬冰動作。

  自由技術包括全部的越野滑雪技術。自由式是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被廣泛採用的新技術,沒有固定雪槽,雪板呈八字形移動,動作類似於滑冰,發力點在雪板的內刃,配合雪杖的同時向前推進滑行。

  (2)出發形式

  越野滑雪冬奧會比賽出發形式有:間隔出發、集體出發。

  間隔出發是每隔15秒到30秒出發一名選手,按每位選手最終用時決定勝負。

  在50公里集體出發自由技術比賽中,所有運動員按照積分高低先後排序,道次由抽籤決定。比賽中每10-12分鐘,運動員會更換雪板或補充水分,率先到達終點者奪冠。

  作為冬奧會的一項慣例,越野滑雪男子50公里、女子30公里頒獎儀式將在閉幕式上舉行。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孫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