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

日期:2021-12-28 16:08    來源: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分享:
字號:        

  作者:劉蔚媛、韓雪、張旭輝等

  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在冬奧會冰上比賽項目中,歷史最悠久,開展最為廣泛的,當屬速度滑冰(Speed Skating,簡稱“速滑”),與短道速滑相對應時,常被稱作“大道速滑”。

  速度滑冰是以冰刀為工具,在周長為400米的橢圓形冰場上,進行的一種冰上競速運動。速滑女子1000米比賽,每組兩名選手,內外兩道抽籤決定,每滑行一圈雙方都要交換賽道,根據滑行成績排列名次,用時少者獲勝。

  古代,生活在寒冷地帶的人們,以滑冰作為在冰封的江河湖泊中交通運輸的手段。隨着社會的進步,逐步發展為滑冰游戲,直到現代的速滑運動。中國的滑冰活動歷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出現了由滑雪發展而來的“冰嬉”;元、明、清時期,“冰嬉”運動更為盛行,且規模更大。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參加速滑運動的人數逐年增多,隨着歐洲的滑冰運動的傳入,速滑逐漸成為北方人民群眾所喜愛的冬季運動項目。

  最早的滑冰工具是10世紀左右出現的骨制冰刀,隨後逐漸出現了釘在木板上的鐵制冰刀、管式鐵制冰刀,直到現在廣泛應用的克萊普冰刀;隨着滑冰工具的改進,速滑運動有了新的發展。

  1763年2月,在英國首次舉行速滑比賽;1889年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首次舉辦世界冠軍賽;1892年,國際滑冰聯盟正式成立;1924年,第一次舉行冬季奧運會,男子速滑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35年,在北京舉行過一次滑冰比賽;1936年,舉辦了第1屆世界女子速滑錦標賽;1960年,女子速滑被列為冬奧會比賽項目。

  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速滑比賽將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舉行,場地採用最新環保技術制冰,冰面溫度均勻,厚度為2.5釐米,努力打造最快的冰。

  中國運動員張虹,在2014年索契冬奧會速滑女子1000米比賽中,以1分14秒02的成績奪得冠軍,贏得中國速滑冬奧歷史首金;2015年2月,正式成為北京申辦冬奧會形象大使,並於2018年退役後擔任國際奧會委員、中國奧委會執委等職務。作為最年輕的國際奧會委員之一,張虹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積極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活動,在國際舞臺為中國運動員爭取更大話語權,將冰雪文化和運動精神傳遞給更多青年朋友。2020年4月28日,張虹獲頒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為廣大青年樹立了政治進步,品德高尚,貢獻突出的優秀青年典型。

  我們每一位團員青年都應該堅定信念,做勇於拼搏的奮鬥者,在北京冬奧會即將開幕之際,用自身的力量積極參與冰雪運動,宣傳冬奧文化,助力北京冬奧。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劉蔚媛、韓雪、張旭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