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靜媛、董雪宇
單位: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短道速滑的起源與冰球運動息息相關。19世紀90年代中期,自發的室內速度滑冰比賽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魁北克以及溫尼伯等城市相繼出現。當時參加室內比賽的選手中,就有早期速度滑冰世界紀錄創造者挪威的阿克塞爾·保爾森,而且就是他發明瞭短道速滑的冰刀。
1905年,加拿大首次舉行室內速度滑冰公開賽,標誌着短道速滑的誕生。不久,美國也相繼舉行了室內短道速滑比賽。1905年,加拿大首次舉行室內速度滑冰公開賽,標誌着短道速滑的誕生。不久,美國也相繼舉行了室內短道速滑比賽。
1976年,經國際滑冰聯盟承認和支援的首次國際短道速滑比賽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尚佩恩舉行。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法國、聯邦德國、英國、義大利、挪威、瑞典和美國共10個國家派出了代表隊。而女子3000米接力也作為正式比賽項目舉行。
1981年,第一屆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在法國默東舉行,接力比賽在這次賽事中僅列為表演項目。1995年,在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上,中國隊獲得第一枚集體項目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
2010年,中國女隊包攬溫哥華冬季奧運會短道速滑女子項目全部金牌。分別為女子500米(王濛)、女子1000米(王濛)、女子1500米(周洋)、女子3000米接力(王濛、周洋、張會、孫琳琳),在3000米接力中,中國隊以4分06秒610的成績勇奪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在本屆冬奧會上,王濛一人包攬3枚金牌,成為在此之前獲得冬奧會金牌、獎牌最多的中國運動員。
2014年,索契冬季奧運會短道速滑項目中,周洋在女子1500米決賽中成功衛冕獲得金牌,李堅柔獲得女子500米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