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翔
單位:市委黨校
短道速滑,19世紀80年代起源於加拿大,是在室內冰球場地上開展起來的項目。1992年冬奧會短道速滑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目前冬奧會比賽設有男女500米、1000米、1500米,接力比賽女子為3000米、男子為5000米,北京冬奧會新設立混合團體接力賽。比賽在北京賽區進行,一共將産生9枚金牌。短道速滑是集速度、技巧、戰術與智慧為一體的冰上運動項目。
比賽場地:短道速滑比賽場地的大小為30×60米,場地周長111.12米,直道寬不小於7米,彎道半徑8米,直道長28.85米。為確保運動員的安全,賽場四週要安放泡沫防護墊。
比賽規則:短道速滑以名次論勝負,賽制採用淘汰制。首先小組預賽,前2-3名進入下一輪,即復賽;以此類推,復賽每個小組的前2-3名進入準決賽,準決賽的前2-3名進入決賽。通常500米、1000米決賽只有4人參加,1500米決賽可有6人參加,3000米可有8人參加。運動員在同一起跑線上起跑出發。首輪比賽站位通過抽籤決定,其後各輪次均按照上一輪比賽成績分配道次,成績優者排在內道。比賽途中在不違反規則的前提下運動員可以隨時超越對手。如用身體碰撞、絆人以及用手推拉等,則受到取消比賽資格的處罰。違規被取消資格的選手無法進入下一輪的比賽。禁止脫離跑道、降低速度、衝撞、踢出局。
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項目將在首都體育館舉行。首都體育館是新中國建設的第一座現代化的體育場館,已歷經53個春秋,如今在冰雪之約中再次煥發新的青春和面貌,真可謂“老場館、新變化”。首都體育館為了冬奧會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的比賽進行了許多升級改造工作。他的外形延續經典、修舊如舊,場館內多項系統進行了高科技升級,燈光照明更加專業,音響視頻系統更加現代,制冰技術更加節能,場內氣候更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