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舒、閆思寧、張海意等
單位:北京冬奧組委
“看似風平浪靜,溫文儒雅;實則暗流涌動,鬥智鬥勇——展現的是靜動之美和取與捨得智慧”。冰壺又稱擲冰壺、冰上溜石,由含量極少的花崗岩製成的。冰壺運動在17世紀起源於蘇格蘭,它是在冬天結冰的池堤或江河上開展的一種游戲,出現後深受人們的喜愛。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演變成為現在的冰壺運動。冰壺運動在1927年加入冬奧會的表演項目,1995年傳入亞洲。2000年初,中國成立了第一支冰壺隊,直到2014年,成立了中國冰壺協會。冰壺是冬奧會轉播時間最長、場次最多的項目,近100場比賽,共産生三枚金牌。冰壺由壺體、手柄和螺栓組成,直徑不到30釐米,重量近20公斤。冰壺標準場地長45.72米,寬5米。
冰壺項目目前設有男子冰壺,女子冰壺和混合雙人冰壺。混合雙人是冰壺的新興項目,2018年的平昌奧運會列入到冬奧會比賽項目,該項比賽的創意來自北美大陸杯冰壺賽的男女混合賽事。男女混雙與常規的四人賽不同,混雙的一支參賽隊伍由一男一女兩名隊員組成,不允許有替補隊員。兩名隊員行使4個人的使命,每局結束後,未得分的一隊決定固定壺的位置,預先設置“定位壺”,增加了比賽的難度。每隊投5隻冰壺,投第一壺的隊員也必須投最後一隻壺,一場比賽共進行8局。為減少壺與冰面的摩擦,比賽前要在冰面上均勻噴灑水珠,形成點狀麻面。運動員借助起蹬器發力滑行,兩腳鞋底的結構不同便於在滑行與制動間切換。至前擲線時,必須投出冰壺。冰壺的旋轉手柄可以改變壺的運作軌跡,隊員手持冰刷來控制壺的方向和速度,考驗掃冰運動員的爆發力和耐力。冰壺項目的整個過程可以簡單概括為“佔位、進營、擊打、掃冰”這四個步驟,每局結束,營內壺比對方更接近圓心的一方得分,每壺得一分,最後得分多的隊伍獲勝。在寧靜中期待,在吶喊中爆發,這就是冰壺的魅力所在!
金秋十月,“相約北京”國內冰壺測試活動和2021年世界輪椅冰壺錦標賽在國家游泳中心拉開帷幕,測試賽服務保障工作也進入了全面籌備的關鍵時期。來自北京大學和北京工商大學等11所高校的青年志願者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描繪中國志願者的名片。在志願服務的這段時間裏,他們披星戴月,早出晚歸,承擔了賽事服務、媒體運作、外賓接待等多個領域的工作。為積極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營造豐富濃厚的冬奧氛圍,大力推廣冰雪運動,普及冬奧知識,國家游泳中心場館組織開展冰壺體驗,前來體驗的同學們在競技中體驗冰雪運動的獨特魅力,在團結中發揚奧林匹克的崇高精神。
2008年北京舉辦的夏季冬奧會為一代經典,體現了中國的大國風範。2022年北京又將舉辦冬季奧運會,即將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座雙奧之城,這是所有中國人驕傲和輝煌的一次新的成就。相約北京,相約冬奧,2022,讓我們共赴這場冰雪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