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陸春、宋連紅、馬昱時、張義發
單位:團市委
冰壺又被稱作“冰上溜石”或“冰上西洋棋”,展現的是靜動之美和取與捨得智慧。
歷史與起源:追溯冰壺的起源,目前仍然存在分歧,但是大多數人更傾向於蘇格蘭起源説。
主張歐洲大陸起源的學者,證據主要是歐洲著名的古代藝術作品中所描繪的類似冰壺比賽的場景。另外,根據詞源學的分析,冰壺運動(curling)一詞基本都出現在歐洲大陸,以此判斷冰壺運動起源於歐洲大陸。但是反對此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它是另一種類似於冰壺的運動,因為沒有擦冰的動作以及投出去的更像是象木塞子,品質比冰壺輕很多。
對於蘇格蘭起源説,最為有力的證據是在蘇格蘭的池塘中發現的一個精心打磨過的砥石,最重要的是上面刻有1511年以及名字,被認為是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冰壺。還有蘇格蘭有被認為是最早的對於冰壺的記載。以及製作冰壺的石料僅産自蘇格蘭近海的一個小島。儘管對於冰壺運動的發源地仍有爭論,但不可否認蘇格蘭對於冰壺運動的卓越貢獻。比如最早的冰壺俱樂部、比賽規則的制定以及當時最多的參與人口。
1795年,第一個冰壺俱樂部在蘇格蘭創立,1838年蘇格蘭冰壺俱樂部制定第一個正式的比賽規則。
1807年冰壺活動傳入加拿大,1820年起在美國等地流行。從此,冰壺作為一項冬季運動在歐洲和北美逐漸開展起來。
20世紀初,通過加拿大冰壺愛好者的努力,使這項運動的比賽規則和方法更加完美,並由室外逐漸移入室內,並於1927年舉行首次全國冰壺比賽。首屆世界冰壺錦標賽始於1959年,最初稱為蘇格蘭威士忌杯賽,1968年改稱加拿大銀掃帚錦標賽,1986年正式定名為世界冰壺錦標賽。
1955年冰壺傳入亞洲地區,目前日本、南韓等地非常流行。
冰壺與奧運會的淵源開始於1924年,那一年冰壺首次以表演項目的形式在奧運會上亮相。1966年國際冰壺聯合會成立,1991年改為世界冰壺聯合會,同時獲得了國際奧會的承認。從1998年開始,冰壺被列為冬奧會正式比賽項目,設男女2個小項。在亞洲,冰壺從第五屆亞冬會開始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我國於上世紀末開始發展冰壺運動,2003年組建國家隊。2008年,中國男子冰壺隊首次出戰世界冰壺錦標賽,獲得第四名。2009年3月,中國女子冰壺隊在世界冰壺錦標賽中奪冠。2010年,中國女子冰壺隊獲得溫哥華冬奧會銅牌。2014年索契冬奧會,中國男子冰壺隊取得第四名。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女子冰壺項目角逐中,中國隊排名第五。
場地設施:北京2022年冬奧會冰壺比賽將在北京賽區的國家游泳中心進行,共産生3枚金牌,分別是男子冰壺、女子冰壺和混合雙人冰壺。
冰壺標準場地長45.72米,寬5米,冬奧會賽場設四條賽道。為減小壺與冰面的摩擦,比賽前要在冰面上均勻噴灑水珠,形成點狀麻面。
比賽裝備:冰壺由壺體、手柄和螺栓組成,直徑不到30釐米,重量近20公斤,壺體花崗岩産自蘇格蘭。
運動員借助啟蹬器發力滑行,兩腳鞋底的結構不同,便於在滑行與制動間切換。
賽制規則:比賽雙方各4人登場,分一壘、二壘、三壘和四壘,順序交叉投壺,10局比賽,每局中冰壺最接近圓心的一方得分,得分多者獲勝。男女混合項目兩名隊員行使4個人的使命,預先放置“定位壺”增加了比賽的難度。每隊投5隻冰壺。投第一壺的隊員也必須投最後一隻壺。
站位,進營,擊打,掃冰,在寧靜中期待,在吶喊中爆發!這就是冰壺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