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崖關民俗博物館內,盧玉蘭送雞毛信時住過的民居內景。受訪者供圖
1944年盧玉蘭“未能送達的雞毛信”的背面。
天津薊州黃崖關長城腳下,兩間紅色屋頂的民居莊嚴肅穆,民居內保持着抗戰時期生活場景。墻壁上的鏡框裏鑲嵌着一位普通農村婦女的照片,她目光堅定,精神抖擻。她,就是9歲起為八路軍送情報的盧玉蘭。這兩間民居,正是她在京津冀交界地帶送雞毛信時歇腳的地方。
盧玉蘭的兒子,60歲的黃崖關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史賀東説:“從母親留下的雞毛信裏,我讀懂了忠誠。”
曾被父親誤解為叛徒
1929年10月,盧玉蘭出生在河北省興隆縣茅山跑馬場鄉石門臺村。盧玉蘭的母親有文化,常為八路軍代寫情報書信。其三姨和四姨以及大舅都參加了八路軍。
全面抗戰爆發後,石門臺村被日寇侵佔,9歲的盧玉蘭主動要求為八路軍送情報。一開始,組織只讓她送些小物品,沒想到她每次都能順利完成任務。
1941年,石門臺村被日寇劃為無人區,盧玉蘭家的房子兩次被燒,5歲的弟弟被殺害。父母帶着12歲的盧玉蘭投奔一山之隔的黃崖關村親戚家。
1944年,黃崖關村群眾暗中為八路軍做鞋襪,需要有人做聯絡工作。村裏的偽保長李純林,真實身份是我黨地下黨員。有一天,他找到盧玉蘭並請她當聯絡員,一聽説是為打鬼子,盧玉蘭斬釘截鐵地答應下來。
盧玉蘭的第一個任務——每天晚上挨家挨戶走訪,分任務、看進度,收集軍鞋、軍襪。
看到女兒每天晚上都往外跑,盧玉蘭的父親起了疑心。無論父親怎麼詢問,盧玉蘭就是不説在幹什麼,被父親誤解為叛徒。直到解放後,父親才知真相。
“為了便於工作,母親認李純林夫婦為乾親,往來頻繁,很多人不了解實情,以至於母親的入黨申請直到1953年才被批准,那年母親24歲。”史賀東説。
傳遞情報機智靈活
1944年下半年,盧玉蘭開始為八路軍和地下黨傳送雞毛信。雞毛信源於中國古代的“羽檄”傳統,抗戰時期,八路軍將其改造為“軍中快遞”——插一根雞毛表示“急件”,兩根為“特急”,三根為“十萬火急”。
當時,八路軍主要在興隆縣的山溝裏與日寇進行遊擊戰。“母親傳遞情報機智靈活,曾成功將雞毛信送達八路軍指揮部。她用的辦法挺多:將情報藏在衣服內襯裏、補丁裏,鞋底鞋墊裏,頭髮卷裏;常常挎個籃子,背個包袱、柴火捆之類的,實際上裏面都有內容;扛個鋤頭,拿把鐵锨或鐵鎬,將情報藏在木柄內挖好的小洞裏;蔬菜水果成熟了,就挖好洞,把情報藏在裏面,再把挖下來那塊原封堵上……有一次,母親把情報藏在蜜梨裏了,過崗樓時,趁士兵搶蜜梨吃,悄悄護住剩的那顆帶出去。後來得了靈感,專門帶些爛水果,把情報放進裏面……”史賀東説。
有時候關卡過不去,送信就得爬西山。史賀東指着村西的大山説:“先要翻越城墻,再爬西山,根本沒有路,山不僅陡峭而且荊棘叢生,一邊走一邊扒拉,全是帶刺的樹窠子。難走不説,關鍵是經常有野狼出沒。母親送信時遇到過幾次,第一次遇到時嚇壞了,月黑風高,母親不得不爬到樹上,才躲過一劫。”
“未完成的任務”
盧玉蘭一次次出色完成組織交辦的送信任務。但是,在她的情報生涯中卻有一件“未完成的任務”。
1944年麥收時節,小平安村地下黨小組長劉志強交給盧玉蘭一封貼有一根雞毛的情報,叫她送給黃崖關片區地下黨支部書記張文林。
盧玉蘭到張文林家三趟,都沒見到張文林。她迅速返回小平安村向劉志強做了彙報,然後又回到黃崖關村等張文林。劉志強向組織反饋後得知,由於叛徒告密,張文林已被日寇殺害。隨後劉志強秘密轉移。
雞毛信沒能送出,盧玉蘭不能拆開看內容。沒接到上級指示,她也不能隨意將信銷毀。為了保護黨的機密,她把這封信藏在針線笸籮底層。這一藏就是71年。2015年,盧玉蘭的女兒無意中發現了這封信。當時是折疊狀態,長寬三、四釐米左右,半個火柴盒大小。信的正面寫着:小平安村組織彙報
1.在這一期召開黨員小組會兩次,內容如下,開會討論三個問題:(1)全黨學習政策,每個黨員都要明白黨員的責任與義務。(2)自我批評會,黨員幹部互相提意見,介紹個人的優缺點,表揚優點,批評缺點,全體黨員都很積極。(3)後開的討論會,發表個人的問題與意見、全村中的各種問題。
2.第二次小組會,這次政府預徵秋麥,號召全體黨員深入群眾,做領導工作,要起帶頭作用,保證完成預徵數字,還要做除(鋤)姦工作、防備地富和反動分子造謠與破壞,保證工作順利。這是吾村黨員所領的工作。以下並無別事,下次再報。
“母親這時才看到信的內容。”史賀東介紹,“母親端詳許久猛然想了起來,説,這是我當年沒送出去的雞毛信,收信的同志遇害了,為了安全起見,我就把信封燒了,只留下了信瓤。”
這是一封32開紙大小的雞毛信,背面畫有6隻鴿子,其中一隻默默佇立,其他5隻展翅飛翔。“母親説,我們只管送信,不能問情報內容。不過6隻鴿子也是情報,我送過的信中幾次都畫有鴿子,每次的數目不一樣,樣子也不一樣。”史賀東介紹。
新中國成立後,盧玉蘭擔任黃崖關村黨支部副書記兼婦代會主任等職務,曾獲天津市三八紅旗手等榮譽50多項,一直工作到73歲才退休。2020年5月,盧玉蘭因病去世,享年91歲。在史賀東家,盧玉蘭的獎章、證書裝了滿滿一盒子。
如今,史賀東帶領村民繼承和發揚盧玉蘭抗戰精神,把對黨的絕對忠誠融入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征程中。(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