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北京市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1-11月,PM2.5累計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累計優良天數215天,重污染3天。
綜合施策,重型柴油車治理成效提升。“公轉鐵”成果擴大,通過鐵路運輸進京的砂石骨料等達183萬噸、水泥達9.8萬噸,貨物到發鐵路運輸比例上升到7.8%。車型結構持續優化,1-11月,全市淘汰國三重型柴油貨車4.18萬輛,新增純電動汽車6.8萬輛。完善重型車排放遠端線上監控系統,累計將2.3萬輛重型柴油車納入線上監控平臺,實現實時監控、精準執法、溯源監管。
精細管控,揚塵污染治理成效初顯。1-10月,全市降塵量均值為6.2噸/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24.4%。健全揚塵管控體系,細化監管職責,形成施工、道路、裸地揚塵齊抓共管合力;初步建成全市統一的施工工地揚塵視頻監控平臺,為現場執法提供精準支撐。實施部門聯懲制度,1-11月,行業主管部門通過暫停企業在京投標資格、扣除信用分、停工整改、合同處罰等措施,提高揚塵違法違規成本。形成社會監督機制,每月公開150條道路塵土殘存量檢測結果,通報1700條道路塵負荷走航監測結果。
分類施治,有效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工業源方面,調整退出一般製造業和污染企業399家;動態摸排、清零“散亂污”企業360家,完成50家重點企業揮發性有機物“一廠一策”治理。生活源方面,完成4.1萬農戶“煤改清潔能源”,確保群眾清潔、溫暖過冬;完成1.4萬餘家餐飲服務單位廢氣凈化設備升級整治。
高壓執法,有力震懾違法行為。針對重型柴油車,公安交管、生態環境部門聯合檢查269.3萬輛次,處罰21.8萬輛次;開展精准入戶抽查,累計檢查18.6萬輛次,處罰1.2萬輛次。針對揚塵,依法對施工揚塵類違法行為立案2.7萬起。針對揮發性有機物,嚴厲查處固定源違法行為,立案處罰涉氣類問題2433起;完成涉揮發性有機物重點行業專項執法,發現環境違法問題75起;開展六輪“點穴式”執法,發現涉氣類環境問題1938起,均已處理。